那些「法克哥」Jason教給我的事?
黃奧登先前一段在臉書流傳的「桃園客運驚魂─外國人過站才按鈴,辱罵毆打司機」影片,連續多日引發社會輿論熱烈討論,影片中,偕同臺籍妻子以英文飆罵客運司機、被網友封爲「法克哥」的美籍華裔男子Jason,在事件起初一度強勢回嗆,不但發表聲明指責司機、媒體,甚至一度欲提告上傳影片網友,但在面對鄉民肉搜及輿論壓力下,態度出現軟化,到最後不但打消提告念頭,還出面向司機與社會大衆公開致歉。
其實在新聞開始大肆報導後,一位旅居美國的友人在臉書上寫道:「不懂爲什麼大家要那麼關注一個吵架的個案」,也有人嘲諷地說:「這戲碼在紐約街頭天天上演,從沒聽過有人會因此被肉搜,甚至被告」,有人或許會問,如此雞毛蒜皮小事有需要耗費那麼多臺灣社會資源關注嗎?老實說,若把這事件當作平日裡「隔壁家老王幹譙巷口老陳」的吵架口水來看,那麼或許是真的沒啥大不了。但若仔細思考問題癥結,這整件事情背後所反映的社會、文化脈絡結構,恐怕纔是值得探討,而且精彩度也更勝事件本身,甚至還能從中學習到一些事情呢!
首先,這件事提醒我們「入境隨俗、尊重國情」的重要性。東、西方文化在處理人際關係本就存在很大差異,在國外,人們重視個體,講求自身權益,不容遭受侵犯及犧牲;但在臺灣,社會氛圍習慣「以和爲貴、與人爲善」,重視團體相處和諧,因此多數人在面臨糾紛時,多半會選擇抱持「吃虧就是佔便宜」的心態,不予計較,因此當這位Jason先生在公車上,爲了爭取自身權益,而對司機惡言相向,甚至爆發肢體衝突時,某種程度上,就已經破壞臺灣社會對於維持和諧共識,更何況,他口中的權益看在同車民衆眼中,可能是無理取鬧。
再來就是「英文開罵真的有比較高級嗎?」,Jason先生用英文「法克」連珠砲式開罵,其脫序行爲背後所隱含對於自身文化優越感,更是引發衆怒的關鍵因素。由於國際地位長期被打壓,臺灣人對於國家情感是細膩且複雜的,事件主角Jason雖然擁有美國籍,但根據住在同社區居民說法,他其實是會聽會講中文的,只是遇到類似糾紛,就會忽然「變身」老外撂起英文,『這種潛意識裡,認爲講英文比講中文來得「優越」、「高級」』,甚至帶有國家歧視意味的舉止,恰好踩到臺灣人的第一大地雷!
最後是「知錯快改,臺灣人還是很nice的」,回顧整件事Jason先生的危機處理其實有點粗糙,但這也不怪他,臺灣許多大企業在面臨危機時,即便是有專業公關團隊也常是脫序演出、愈描愈黑;老實說,若當事人在第一時間道歉止血,那麼或許事情也就不會如滾雪球般,早早就打卡下檔,畢竟國內目前接連發生重大意外事件,還有更多值得媒體關注的事情需要去報導。可偏偏他老兄「得了便宜還賣乖」反 嗆要提告網友,纔會一發不可收拾,但總之,人是出面道歉了,事情可望落幕,只是道歉聲明中那句「我這次做了很不好的示範,但網路上有很多罵得比我還難聽,希望你們知道你們就跟我一樣」,讓鄉民有種冷不防又被射記回馬槍的錯愕就是了。
●作者黃奧登,熱血七年級生,喜歡旅行,愛與人分享旅行點滴。心血來潮時,偶而也會以不專業、不負責角度批判時事。着有《澳洲打工度假:墨爾本.布里斯本.雪梨三大城市邊賺邊玩》等,臉書搜尋「老澳客愛碎念」。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與不同聲音,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