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島2》重炮手PVP如何加點 重炮手技能加點講解

隨着《冒險島2》國服不刪檔開測的時間一天天增加,更多的玩家到達了50級等級大關,正如許多老司機提及的,50級纔是這個遊戲的開始,豐富多樣的遊戲玩法中也伴隨着各種娛樂模式,至此就不得不提到島2的PVP。

PVP作爲衆多大型端遊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島2中也佔有一席之地,相信很多玩家到達50級後也都躍躍欲試,今天在此針對重炮手這個職業的PVP技能加點及操作手法進行推薦。

在具體介紹加點及操作手法以前,玩家需要了解在不考慮當前職業版本平衡性的前提下,裝備的級別及強化等級與玩家在戰場中的輸出和防禦息息相關,因此強化度越高的裝備也能提供更高的技能傷害及操作容錯率。

炮手PVP加點總覽

在上圖(圖1)中推薦的PVP技能加點中,玩家角色等級爲54級,所擁有技能點正好能夠將當前所需的PVP技能點滿(技能點多少受成就及角色等級等因素影響)。首先我們來對所推薦技能進行講解(SP技作爲重炮最基礎且最重要技能之一,如果玩家不能熟練運用建議用重炮進行PVP)

·機炮掃射:對前方敵人進行掃射,按住可反覆釋放三段攻擊,每次消耗5點能量

推薦原因:機炮掃射作爲重炮手PVE站樁輸出神技的同時,在PVP中也有一席之地,主要作用在於位移、能量補充、等待其他輸出與控制技能CD的時間內補充對戰傷害,同時能夠在打夠足夠傷害的時候通過位移+機炮掃射來打出補刀斬殺傷害。

·電磁炸彈:向前方發射電磁炸彈,對第一個命中的敵人產生向半徑3米範圍內吸引的爆炸圈,對目標造成傷害的同時使其移動速度降低。

推薦原因:電磁炸彈作爲重炮PVP中十分強勢的控制技能存在,多數情況下,如能準確命中對手,可立即配合手雷、轟炸、制導導彈+RPG(火箭發射)打出一波超高額傷害,當然此技能命中很大程度上需要預判對手的走位,正確命中難度較高;因此技能傷害不高,在不易命中的前提下,並不推薦浪費過多技能點在此技能上,1點的控制效果足以供玩家們使用。

·火箭發射:向前方9米發射火箭彈,造成傷害且爆炸後引燃範圍區域造成持續傷害。

推薦原因:RPG作爲重炮手PVE可選技能之一的同時,其小段後坐位移效果也可以給重炮這個職業在PVP提供不錯的連招輸出環境。通常在PVP中交出位移(噴氣靴)被敵人近身時使用火箭彈強制拉開距離接手雷眩暈以便輸出或回覆能量,也可以將RPG作爲輸出連招配合電磁炸彈、轟炸等技能打出高額傷害。

·追蹤導彈:向半徑9米內的敵人發射5枚制導導彈,造成一定量的火焰傷害。

推薦原因:制導導彈在PVE中可以打出不菲的傷害,且其跨地形及指導效果使得該技能在重炮手PVP中佔領主導地位,技能唯一缺點在於其彈道速度較慢,容易在對拼傷害時因爲造成傷害效果過慢而被對方提前終結;拋開技能唯一的缺點,該技能在競技場堪稱神技,例如成爲針對隱身的標飛、與牧師保持距離下的持續傷害技能、在和其他遠程對拼中的優秀傷害手段等;同時值得一提的是,該技能在PVE階段因怪物較爲分散,有時輸出效果並不理想,但在通常1v1PVP情況下,其5枚導彈命中時傷害十分可觀,在雙方裝備強度沒有差距時,能打出3次命中即可確保極大戰場優勢

·轟炸:在角色正前方7.5米處(較遠距離)扔下導彈,造成2段高額大範圍火焰傷害。

推薦原因:轟炸作爲PVE炮手最高大範圍輸出技能的同時,在PVE中也擁有十分優秀的壓制地位,配合極大的打擊範圍,釋放得當的前提下,可以給任何職業造成2段高額傷害(對於騎士要注意其無敵的釋放),同裝等下一旦命中,講給自己帶來不小的血量優勢,再配合上手雷、電磁炸彈的銜接,在中距離拉鋸戰中有着十分強大的輸出和出其不意的打擊效果,當然其超長的冷卻時間使得玩家在每回合對戰中只能至多使用1-2次技能,因此提前預判對手玩家的走位及合理掌握技能的釋放時機顯得尤爲重要。

·導彈升級:被動提升RPG、制導導彈、轟炸的技能傷害量。

推薦原因:被動增強3個主要PVP爆發技能,百益無一害,必點。

·手榴彈:向角色前方3米扔出2個手雷(約左右45度角3米範圍),0.5秒後爆炸造成傷害和眩暈。

推薦原因:10級後擁有高達91%的眩暈效果和不俗的傷害值(基本上就是百分之百的眩暈率),還可以卡地形,十分完美的強控解場技能,很大程度上重炮手全部輸出技能都依靠得當的手雷控制發揮出最大的輸出打擊效果,手雷進可攻,退可守,位移欠壓扔雷控制對手打先手,或者位移後撤強迫對手跟進扔雷控制打反擊,合理利用手榴彈成爲PVP中重炮勝利的關鍵所在。

以上爲全部技能推薦,接下來進入通用連招推薦以及針對各職業操作手法的思路講解(所有技能的鍵位設置需要玩家按照自己個人喜好來設置,甚至是組合鍵,在此關於鍵位設置因衆口難調作者暫不推薦):

·通用連招1——爆發輸出:電磁導彈+轟炸+追蹤導彈+RPG+位移(後撤)+SP技(彈藥補給)回滿能量+手雷(防止對方近身)。

註釋:連招1通過開場對手位移過程中直接打個先發制人,唯一要求是提前根據對手職業預判對方是會近身還是走位,預判準確打中一套即可確定勝利局面。

·通用連招2——壓制輸出:位移+手雷+RPG+轟炸+追蹤導彈+位移(後撤)+SP技+手雷。

註釋:連招2依靠強勢壓上,手雷近身眩暈對方後通過RPG位移銜接2個爆發技打出高額傷害後立刻撤走拉開距離並在回覆能量後接控制自保,通常情況下此連招方式對於遠程(法師弓箭手、標飛、炮手內戰)有奇效,在確保操作無誤的情況下和可能迫使對方提前交出位移,打亂對方節奏,進攻即是最好的防守。

·通用連招3——消耗輸出:手雷+電磁(不同方向釋放)壓制對方走位,銜接轟炸+制導導彈,期間利用位移走位,拉遠距離,依靠制導導彈輸出,反覆消耗3-4次(同裝等下)即可結束戰鬥

註釋:手雷與制導導彈可跨地形釋放,個別地圖十分無解,連招3核心思路爲防止對手近身,主要依靠制導導彈的追蹤傷害,消耗輸出,穩紮穩打且消磨對手意志。

上圖爲作者目前PVP勝率圖,可以看出,在對陣騎士的勝率是最低的,作者裝等目前只有3200+(+9武器及+7衣服),只能算是平民裝備,在高段位PVP中並不佔據任何優勢。值得一提的是,任何職業過大的裝備等級差距都必定會影響戰鬥結果,所以在此我們只討論職業對抗性之間優劣及操作手法:

·騎士:騎士擁有4段突進,在CD搭配且使用合理的情況下5段突進毫不費力,這迫使重炮手這個只有兩段位移的遠程輸出職業很容易被對方近身,再加上騎士的無敵、盾牆與旋風斬、龍盾等減傷及控制技能,使得炮手在與騎士作戰中不易佔到任何優勢。

對戰思路:拖,打消耗戰,拉開距離,通過預判對方走位,合理使用手雷與電磁炸彈控是對方再施加RPG及追蹤導彈造成中額的傷害消耗(強烈不推薦全套輸出打完,因爲騎士的減傷技能過多,很可能因打出一套輸出效果不理想卻致使玩家自身失去全部能量被近身打到死);此外,需要時刻注意,手雷要反向扔,因爲10個騎士中有9個會突到你的身後,正面扔雷基本是控制不到對方的。總體職業間對戰難度大。

·狂戰士:對於狂戰間的對戰勝負與否取決於玩家能否成功拉開雙方距離且躲避對方疊加多層buff後的吸血刀技能。

對戰思路:通過合理運用手雷、追蹤導彈這兩個技能,圍繞拉鋸戰的整體思路,對比對方buff後吸血刀,即可戰勝狂戰士。

·魔法師:法師一般在PVP中常見爲冰法或火法,總體戰鬥難度在於雙方誰能打出一波高額傷害佔據血量優勢,在血量值出現差距後,勝負即分。

對戰思路:建議玩家熟練運用連招套路2,進行壓制輸出,期間搭配機炮掃射技能在站樁過程中壓制對方並進行補刀,一般在一套壓制連招成功後,站樁拼技能也會確保自身的優勢。

·牧師:通常PVP中牧師全是近戰突臉,依靠nova和十字架粘着對方打來獲取勝利,對於重炮手來講防止對方無腦近身的辦法有很多,優勢極大,只需穩紮穩打,獲勝壓力不大。

對戰思路:通過電磁炸彈+手雷的控制技能,配合追蹤導彈+轟炸打出消耗性傷害,迫使對方不能近身的前提下取得勝利。

·弓箭手:弓箭手在黃金段位後基本消失,炮手與射手同作爲遠程輸出職業在PVP中思路基本相似,即誰能在短時間內打出更多有效傷害,誰就是贏家。

對戰思路:依靠1、2、3戰術來擊敗對手都是十分可行的,只要裝等差距不大且合理躲避的前提下,炮手勝算很大。

·重炮手:內戰中,炮手可能會遇到一些其他加點套路的玩家,對方主要思路仍是依靠更多有效的輸出來取決勝利。

對戰思路:內戰永遠是誰技能丟的準,誰會贏,通常情況下推薦壓制連招,內戰中如果自己頻繁位移反而會提前陷入僵局,另外在玩家不確保能有效打出高額連招命中的前提下,千萬不要一次放完技能使得自己缺乏能量,合理的保留自己剩餘的能量可以最大程度上確保戰局中的突發情況。

·俠盜:俠盜是邊跳邊輸出的近戰職業,打起來很大程度讓玩家們摸不着頭腦,但其整體思路就是追着炮手打。

對戰思路:合理利用控制技能拉開距離,進行消耗戰,RPG的位移效果在拉鋸戰中也很重要,務必切記合理使用,千萬不要貪輸出,被俠盜頻繁近身基本就失去了勝算,有一定對戰壓力,對玩家操作意識要求較高。

·刺客:大家熱捧的標飛,裝等差距過大時,玩家基本沒有勝算可言,裝等相同,炮手優勢極大。

對戰思路:標飛對陣炮手時對半會選擇遠程消耗或隱身後近身打出中距離爆發,值得一提的是,炮手的制導導彈十分克制標飛的隱身技能,在於標飛對戰過程中,玩家們可以嘗試通過2段位移(一進一退),中間銜接制導導彈進行無腦消耗,同時也可無腦丟輸出技能後使用位移上下橫跳躲避對方遠程技能,總體來講炮手控制遠多於對手職業,對戰壓力很小。

以上內容便是針對重炮手這個職業在PVP中加點及針對各職業操作手法的講解供玩家們參考,歡迎玩家們提出新的套路及建議思路,PVP終究對於裝備有一定需求,更多的參與到實戰中可以最大程度提高玩家自身的對戰水平,PVP並沒有最強職業,卻有着對於個別職業理解度很高的玩家,最後預祝玩家們在島2中獲得最好的PVP遊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