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之路】走近偉大的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紀念館探訪

楊濤 新東方名校探訪記者

2009年1月20日,在全球媒體的密切關注下,美國第44任總統奧巴馬國會山正式發表演說,宣誓就職。當時的奧巴馬競選團一位成員在接受採訪時說過一句話:“此時此刻,我希望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能夠看到這一幕,國家歷史上第一位非裔黑人)總統誕生了。”我們在今天參觀馬丁路德金紀念館(簡稱MLK紀念館)的過程中,愈發地感受到了上面這句話所包含的激動與感慨。如果把時間的指針調回到50年前,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市一家汽車旅館遭極端種族分子暗殺。關於馬丁路德金和他那篇氣勢磅礴的演講——《I have a dream》,大家一定耳熟能詳;但是關於美國上世紀的種族歧視到底有多嚴重,大家也許知道的並不夠清楚。

位於亞特蘭大的馬丁路德金紀念館

在參觀時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事件,分享給大家。1957年,因美國最高法院宣佈公立學校中的黑白種族隔離制度違反憲法,所以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的教育委員會允許9名黑人學生進入小石城中央高中就讀。但是,9月2日,秋季開學之際,該州民主黨州長奧維爾·福布斯居然直接動用國民警衛隊封鎖學校,禁止黑人學生入學。同時,這個城市充斥着白人對黑人的侮辱甚至是毆打的現象。以至於在9月25日,艾森豪威爾總統直接動用美國陸軍101空降師“佔領”了小石城,維持秩序,並暫時直接控制了10000名州國民警衛隊。在全副武裝的美國大兵保護下,9名黑人學生才最終得以入學。這件事只是一個縮影,大家藉此可以想象當時美國社會種族歧視的嚴重程度。

MLK紀念館內一面展示上世紀中葉黑人慘遭歧視的真實場景

在這樣的情況下,馬丁路德金勇敢地站了出來,憑藉自己的政治智慧,演講口才和堅強意志,不斷爲自己所代表的黑人羣體發聲,通過講演和談判,期待能夠讓黑人同胞和白人一樣,獲得基本選舉權教育權等。他將“非暴力”和“直接行動”作爲社會變革方法,並以和平抗爭維護了《獨立宣言》和《聯邦憲章》自由、平等、民主、正義的基本價值觀。期間,他不斷被捕入獄,遭受恐嚇和質疑;又一次次爬起來、站出來,繼續領導他所提倡和追求的社會公平。這種抗爭的影響力在1963年林肯紀念堂前的250,000人集會達到空前高潮,大家所熟悉的《我有一個夢想》的講演就是在那次聚會上而舉世聞名。

1963年林肯紀念堂前25萬人聚會遊行

次年,馬丁路德金更是由於其在民權鬥爭中的卓越表現,被授予了諾貝爾和平獎。隨着黑人運動的影響力日益擴大,越來越多屬於黑人的權利在法律中得到了保護。但是,也許人類的進步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對和平的追求一定會伴隨流血犧牲。美國黑人運動的進程也無法擺脫歷史事件的基本規律,黑人民權運動的進步招致了越來越多倡導白人優先的種族主義者仇視,馬丁路德金帶領的民權運動讓他們覺得不安和恐懼。所以,對馬丁路德金的恐嚇和阻撓也越來越多。但這些都沒有阻擋馬丁路德金對於民權的專注和推進,然而最終,在1968年的那個汽車旅館,馬丁路德金永遠離開了人世

馬丁路德金遇刺現場,圖爲事發的汽車旅館

在參觀展館時,我們留意到他去世之後最令人難忘的一個瞬間。馬丁路德金的太太科雷塔斯科特強忍悲痛在演講中說:有些人可能以爲隨着馬丁路德金的離開,我們的民權運動就會遭到沉重打擊,大家就會對未來產生恐懼;但是我想說的是,他的精神永遠都在這裡,會一直陪着我,也會一直陪着所有黑人同胞及愛好和平的人們。馬丁路德金精神不死!聽到視頻中的這句話,探訪團成員無不爲之動容;我們欽佩科雷塔的堅強與傳承,欽佩她追求正義精神的偉大力量。

馬丁路德金的太太科雷塔繼承了自己先生的遺願投身民權運動

參觀完展館,外面的草坪上正好在進行紀念聖雄甘地的149年誕辰活動。馬丁路德金其實也是甘地的追隨者,他曾經親自前往印度學習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精髓。我想,如果當年的甘地看到了之後的馬丁路德金,又看到了今天美國社會在人權領域所取得的進步,也一定會倍感欣慰。

聖雄甘地149年誕辰慶祝活動

最後,借用馬丁路德金當年演講中的一句經典作爲總結:“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膚色的深淺,而是以品格的優劣作爲評判標準的國家裡)。這一天的實現也許依然需要更加耐心的等候,但我們已經看到了人類文明進步的希望。這種希望或許需要我們做出更多的努力,但這所有的一切註定將被載入史冊,閃耀光芒。馬丁路德金,一位偉大的人權鬥士,值得我們所有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