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陳桂清:兩岸交流疫後恢復的潮流不可阻擋

上海市臺辦副主任李驍東(左四)率團來臺參訪,是新冠疫情爆發3年多來首次獲准參訪的大陸官方代表團。(本報資料照片)

上海市臺辦副主任李驍東率團來臺參訪,是新冠疫情爆發3年多來首次獲准參訪的大陸官方代表團。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桂清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此行踏出了後疫情時代恢復兩岸雙向交流的關鍵一步,並將與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陸等共同匯聚起衝破兩岸交流阻隔、融雪化冰的洪流,推動兩岸交流正常化的恢復。

陳桂清說,交流的大門,是兩岸主流民意迫使民進黨政府打開的,而「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民衆的共同心聲,是臺灣社會看待當前兩岸關係的「最大公約數」。

陳桂清表示,民進黨政府對兩岸交流的鉗制打壓,給臺灣民衆福祉利益造成嚴重傷害。以兩岸小三通暫停爲例,金門縣每年因此帶來的損失達60億元。而阻撓大陸游客赴臺,據分析,臺灣旅遊業者每年損失高達2000億元。

同時,兩岸關係的惡化還加劇臺灣民衆對戰爭的擔憂與恐懼,「不要戰爭,要和平」、「不要對抗,要對話」、「不要斷流,要交流」的主流民意,不僅在去年九合一選舉中讓民進黨政府的「抗中保臺」牌失去效力,也在當下不斷給民進黨政府施加壓力。

陳桂清強調,正是在這種強大民意壓力下,民進黨政府才拋出「推動疫後健康有序兩岸交流」等論調,宣佈局部恢復兩岸小三通、恢復港澳人士赴臺等解禁措施。此次覈准上海團的參訪行程也是民進黨政府自知已經無法阻擋兩岸民衆對恢復交流的強烈願望,只好半推半就。

陳桂清指出,陸方先後接待洪秀柱、金門縣長陳福海、立委陳玉珍、夏立言、臺灣農漁業團體代表、媽祖宮廟代表等前來參訪。此次參訪團是疫後大陸首次訪臺的官方代表團,邁出疫情後兩岸城市交流的重要一步,成爲兩岸恢復雙向交流和交流正常化的重要契機,也是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的一塊「重要拼圖」。

陳桂清最後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詩句說,疫後兩岸雙向交流的大門已緩緩打開,恢復兩岸正常化交流的腳步聲正越來越近。相信赴臺參訪的上海團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兩岸人員往來與交流活動,讓兩岸民衆通過頻繁密切接觸,越走越親。

陳桂清認爲,這一張張的兩岸交流「骨牌」,終將推倒民進黨政府設置的圍欄高牆,迎來兩岸關係的真正「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