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裡的臺灣秘史

(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灣廟宇多,暗藏的秘史也多,這兩年深有體會

霧峰林家第五代林文察,堪稱最傳奇臺灣人。林文察從待審的平民,5年內躍升一品高官,帶原住民臺勇反攻大陸」,還平定臺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民變萬生反」,時年35歲。奈何,如今寶島的許多人恐怕連其大名都沒聽過。

有感於此,針對林文察的傳奇人生寫了歷史小說,因此而結識對霧峰林家史最瞭解的第九代林光輝。《臺灣血皇帝》出版後,有一天光輝兄傳來訊息,說桃園壽山觀音寺裡有林文察獻的匾。

太巧了,想起擔任桃園的費率審議委員研究考覈委員時,開車往返新莊與桃園,總會先經過萬壽路的壽山岩,多次動念探訪將近300年的桃園最古老寺廟,都因俗務纏身而未實踐。去年得知內有林文察的獻匾,立即前往。

尋尋覓覓,竟沒找到匾。問了光輝兄,說上次來還有看到,在進大廳前的正上方。擡頭看到的卻是前總統馬英九獻的匾。莫非換掉了?內心一驚。請教廟方,得知匾額是廟的歷史,不會更動,鬆了一口氣。再三查看,終於發現原來是馬前總統獻匾的上緣加裝了照明燈,使得更上方的林文察獻匾不易被看到。

看到匾,腦中冒出一大問號。匾上寫「佛法無邊」,前面記明「同治參年秋月節之吉旦」,也就是1864年農曆8月,殊不知他此時已走向生命終點;落款則是「福建水師提督軍門林文察」。

水師提督!這太奇怪了,林文察在1862年率領檯勇收復浙江縉雲,閩浙總督左宗棠以該戰功在1863年擢升其署理福建陸路提督,不久後的同年8月,又奏請林文察同時署理福建水師提督並回臺平亂。林文察一人身兼水陸兩提督,衣錦還鄉帶兵平亂,風光無限,清史難得一見。

然而同年11月,朝廷不同意林文察兼署福建水師提督。轉變背後,有很多陰謀論。1864年1月左宗棠奏請改派曾玉明署理福建水師提督。這時林文察率兵渡海剛抵臺,35歲登峰造極,半年平亂,然後再赴福建旋即「戰歿」,疑點重重。林文察在赴福建前不久獻匾,落款不提本職「陸路提督」,卻寫短暫兼職且已卸下「水師提督」,爲什麼?

1864年5月11日,有一份朝廷公文是「議政王、軍機大臣字寄閩浙總督兼署浙江巡撫左、福建巡撫徐,傳諭署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署福建水師提督曾玉明」,足證當時林文察已未兼署水師提督。既如此,用此一頭銜公然落款,不可能是誤用,必有玄機,可惜真相難查。

臺灣廟宇暗藏了許多秘史,前惑只怕無解。所幸有人深耕廟宇歷史,劉自仁兄《亂世中的人神傳說奇廟高雄故事》9月出版,對廟宇故事多有考證,保存許多可貴史料

作者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小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