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建球場 農民健身忙(體育助力小康生活②)

核心閱讀

浙江省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補齊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持項目引領和社會參與,村民動起來,村子富起來,生活美起來。

走進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嶺南鄉東澄村,一幅美麗的現代鄉村圖畫在眼前鋪開――山色秀美、溪水繞田,古樸的村莊白牆黑瓦,錯落有致;遊客紛至沓來,住民宿、賞梯田、攀石浪,趕上節假日,還要提前預訂,村裡更是熱鬧。

曾經,這座百年古村山高路遠、經濟落後。近年來,東澄村發展登山、露營等戶外運動,舉辦攀石浪節,煥發出運動活力與鄉村生機,成爲備受戶外運動愛好者青睞的村落。

在浙江,像東澄村這樣爲鄉村發展注入運動活力的故事,還有不少。據介紹,浙江省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補齊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持項目引領和社會參與,讓村民動起來、村子富起來、生活美起來。

興建設施 滿足需求

“之前村裡幾乎沒有健身場地,村民打魚、務工回來,就坐在家門口聊天或者沿着馬路散步,環境差,也不安全。”如今,台州市三門縣善嶴楊村黨支部書記楊天傑口中的“煩心事”已經解決了。

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就是要從村民最急切、最關心的事情着手。善嶴楊村以建設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補齊鄉村體育發展短板爲切入點,建起了融入體育元素的文化禮堂,還建成全縣第一片籠式足球場、第一座農村百姓健身房。村裡的體育氛圍,頓時活躍起來。

200公里外,諸暨市大唐街道楊家樓村的村民也享受着豐富多彩的體育生活。這就得說到去年5月竣工的楊家樓村文體中心,這座綜合性體育館佔地30畝,對村民免費開放,個人出資建造體育館的楊洪康說,“年紀越大,對家鄉的眷戀越深,越想着多做點事。”

楊家樓的體育館雖說建在村裡,標準可不低。室內籃球場由北京奧運會籃球館承包商建造,“諸暨市、紹興市的一些比賽也會來這裡舉辦,800多個座位的觀衆席根本不夠,比賽多的時候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楊家樓村黨總支書記楊均平說。

村裡的室外籃球場同樣熱鬧,72歲的陳伯海和老年籃球隊的隊友是這裡的常客,“我們幾乎每天都來打一會兒,要不手癢癢。每天晚上吃完飯,這兒是村裡最熱鬧的地方,很多村民會在這裡打球、跑步、跳舞。”

爲了滿足村民體育運動需要,“十三五”以來,浙江省累計建成877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我們以體育進文化禮堂的方式增加場地,推廣建設百姓健身房,並引導社會力量興建農村體育設施。”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說,“還要引導農村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讓健身成爲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舉辦賽事 吸引遊客

羣衆身邊的賽事活動同樣要增加。鄭瑤說:“浙江省大力培育‘一市多品牌’‘一縣一特色’賽事,打造品牌賽事,聚集鄉村人氣。”

台州市天台縣後岸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石板村”,村民祖祖輩輩靠採石礦、打石板爲生。雖說收入不錯,但生態環境被破壞,村民健康也受到影響。2007年,村裡陸續關停所有石礦。

關礦之後,村民靠什麼謀生?多數人外出打工,也有人嘗試辦農家樂,但客流量小,收益並不明顯。

2013年,後岸村蓋起一座氣排球場,承辦了全國老年氣排球邀請賽,“一下來了138支參賽隊伍,村裡從沒來過這麼多人,人氣旺了,財氣更旺。”後岸村黨支部書記陳文雲對這個數字印象深刻,村裡第一次品出賽事經濟的滋味。

把好山好水打造成天然運動場,把遊客培育成業餘運動員,“體育+旅遊”成爲後岸村致富的金字招牌。現在,後岸村年年舉辦各類氣排球比賽,今年還承辦了浙江省生態運動會的釣魚、氣排球和越野賽事。去年村裡接待遊客140多萬人次,至少一半是衝着運動來的。

沒有比賽的時候,村裡的體育館又便利村民健身鍛鍊。經營民宿的許大姐幾乎每天都來打氣排球,“現在賽場上最多的就是夫妻檔。打一場球那是最時髦的,你要是說去打牌,會被人瞧不起。”

村民不斷攀升的健身熱度和紛紛豎起的大拇指讓陳文雲幹勁十足:“我們還準備把山後的巨大礦坑開發成冬暖夏涼的地下體育館,到時候什麼賽事都能在後岸村舉辦,我們的‘體育飯’會越吃越香。”

因地制宜 點綠成金

牛奶河”是金華市浦江縣杭坪鎮的鄉親們不願回顧的一段記憶。過去,當地發展水晶產業,家庭作坊遍佈城鄉,全縣90%的河流被偷排、漏排的廢水廢渣污染,河水呈現出牛奶一樣的白色,散發出刺鼻的氣味。

隨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村民們逐漸意識到,不能再用環境代價換取經濟發展。杭坪鎮關停衆多水晶加工散戶,將原來的廢棄礦山進行生態修復,打造戶外運動探索營地。杭坪鎮鎮長陳青松說:“營地採用鎮集體公司、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三方合作的方式開發共建,設有卡丁車、飛拉達攀巖、高空索橋等十幾個體驗項目,能夠滿足遊客‘遊山玩水’的深度體驗需求,現在名氣越來越大。”

前景廣闊的戶外運動探索營地不僅引來遊客,也吸引着在外務工的遊子返鄉就業。薛家村村民薛陽退伍後外出打工,去年萌生了回家工作的想法,經過培訓,成爲基地的一名教練。“我現在每個月收入都有五六千元,家裡的老人孩子也都能照顧到,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

各地鄉村資源稟賦差別很大,體育助力村民邁向小康生活,也並非只有一種模式。麗水市縉雲縣北山村選擇“互聯網+體育”新業態,從昔日的“燒餅村”變成年銷售額過億元的“淘寶村”。

第一個吃螃蟹的呂振鴻曾經就是一名“燒餅郎”,16歲開始靠着祖輩傳下來的手藝做起縉雲燒餅。2008年,他創立了北山村第一個自主戶外運動品牌“北山狼”。經過10多年摸爬滾打,呂振鴻的品牌越叫越響

如今,整個村子在他的帶動下加入戶外用品電商行列,最高峰時全村有300多家網店,500多人直接從事電商行業,銷售額達1.5億元。村民呂洪峰夫婦之前在杭州做服裝生意,2011年回村跟着呂振鴻做電商,每年戶外運動裝備銷售額能達到200多萬元。“搞電商有前景,日子越過越紅火。”呂洪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