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做什麼事卻全身痛 !女保險員被疑詐保 查4年才確診有「公主病」

陳小姐(左)曾嘗試過許多治療方法,都因效果不彰而影響生活,爾後在醫師建議下施做rTMS治療,疼痛狀況大有改善。(光田醫院提供)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表示,纖維肌痛症與中樞神經系統的過度敏感化有關。(陳淑娥攝)

嘉義51歲陳小姐4年前出現肌肉僵硬、廣泛性疼痛現象,四處求醫找不出病因,由於從事保險業,還被誤認「裝病詐保」。陳小姐輾轉至光田醫院神經內科檢查,確認罹患俗稱「公主病」的「纖維肌痛症」,在嘗試「重複經顱磁刺激術」,連續治療3個療程後,發作頻率已大幅降低。

陳小姐4年前開始出現肌肉僵硬、廣泛性疼痛現象,也有疲倦、憂鬱、焦慮、失眠等症狀,看過骨科、復健科等,但都找不出病因,由於從事保險業,曾被誤認想詐領保險金。但後來醫師檢查時,發現其肌肉疼痛時,常伴隨極度僵硬症狀,甚至在門診打針時,針頭難以進入,因此確認她身體確有異常,並非「裝病詐保」。

在歷經一連串轉診就醫,陳小姐北上臺中光田醫院求醫,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表示,纖維肌痛症是因中樞神經過於敏感,使神經在傳遞訊息時,將痛覺訊號異常放大,若疼痛只讓一般人覺得輕微痛感,但對患者來說,卻是數倍甚至數10倍,這種慢性且廣泛性身體疼痛,同時身體也容易在按壓後引發劇痛。

楊鈞百解釋,纖維肌痛症常見於20~50歲女性,爲何會造成這種慢性廣泛性疼痛的機轉,仍不完全清楚,可能跟個人體質、壓力、心理創傷等有關。目前已知患者疼痛處肌肉組織並無特定病理變化,但對按壓刺激產生閾值都較正常人來得低,所以一般認爲除周邊神經系統被激活外,中樞神經系統過度敏感化應扮演更關鍵角色。

此外,纖維肌痛症患者在服用一般止痛藥後,效果不佳,即使現在雖有少數藥物可針對纖維肌痛症做治療,但對某些患者仍難以根治,疼痛問題時好時壞,讓患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由於難以根治,纖維肌痛症患者只能試着調整生活形態,儘量學習與它和平共處,並以減緩發作頻率與強度,改善生活品質爲首要治療目標。

楊鈞百建議陳小姐嘗試「重複經顱磁刺激術(rTMS)」,連續治療3個療程後,認爲相較於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rTMS可以「撐最久」,以前往往1周要發作好幾次,但接受rTMS後,復發頻率隨着治療次數增多而不斷減少,目前大概可以控制在2~3個月內才發作一次,發作頻率大幅降低。

楊鈞百解釋,rTMS透過短時間內重複激發的磁生電流效應,刺激或抑制腦部特定區域,調整腦部訊號,改善憂鬱或疼痛等症狀。他比喻腦部神經迴路就像是電路板,纖維肌痛症就像是電流回路異常,而rTMS可以調整腦部的情緒或疼痛迴路,減緩發作的次數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