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述評:中國改革新願景更注重科技創新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道 據德國《商報》網站7月21日報道,中國希望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現代化,並減少對外國的依賴。一份新發布的文件包含了相關改革目標。
中國官方媒體21日公佈了一份約2.2萬字的決定,它是由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文件強調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並提到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製度。
中國不僅關注增長速度,更致力於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現代化。決定指出,要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
報道稱,許多企業也關注對於民營經濟未來將發揮何種作用的表述。文件稱,堅持致力於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並提到“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
對專家們關於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議,決定也作出了迴應。決定還提到要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國有企業各級負責人薪酬、津貼補貼。
另據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7月22日報道,在中國向更可持續、創新驅動的增長模式過渡之際,它發佈了一份重要的政治文件,概述了未來五年將要實施的300多項改革舉措。
該文件是由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概述了經濟、社會和政治等領域的改革措施,預計相關政策將在稍後推出。
改革的重點涉及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措施。新質生產力關注由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驅動的增長。
報道稱,這份約2.2萬字的文件呼籲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完善海外引進人才支持保障機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交流通道——這將有助於重點推進研究工作,並使相關努力更加順暢地商業化。
它還概述了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在創新驅動中的作用。
該文件稱,要“健全國有企業推進原始創新制度安排”,並且“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企業進一步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
報道稱,歐亞集團高級分析師邱明達(音)認爲,技術創新——尤其是核心技術領域加強自力更生的創新——是中國長期願景的關鍵。
從長遠來看,這不僅是可持續經濟增長的動力,也是中國在前沿技術領域取得全球領導地位的機會。邱明達對《海峽時報》表示,在覈心技術上更高程度的自力更生,也將爲北京應對外部挑戰提供緩衝。
此外,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19日報道,在尋求開發關鍵技術以對抗美國主導的遏制行動之際,中國瞄準了科學教育和專業知識,並提出了未來幾年希望實現的目標。
在二十屆三中全會後發表的公報強調,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公報還說:“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公報還強調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
報道稱,中國人民大學的公共政策專家馬亮說,要想使國家變得更具創新性,就必須關注教育、科技和人才。
他說,克服中國科技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的“必由之路”是統籌推進和深化這三大領域的體制改革。
北京理工大學的專家黃璐則表示,系統性融合和評價機制的不足也阻礙了建設更有技能的勞動力隊伍。
這位專家及其合作者6月在一篇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文章中說,不同領域的部門必須合作,以滿足產業需求,完善人才評價體系,並持續優化人才保障環境。
這些年來,在中共中央的會議和決定中,科技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編譯/焦宇 龍君 盧荻 許燕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