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榮耀與難題《真相的商人》籲用勇氣回報社會

數位時代裡的新聞無所不在,卻比過去更難找到值得信賴資訊或支持新聞發展財務模式。(本報資料照片

引用《華盛頓郵報編輯拜倫「媒體要用勇氣回報整個社會」的一番話,《真相的商人作者,曾任《紐約時報》總編輯的吉兒.艾布蘭森,以13年光陰,以兩舊兩新的4家美國媒體公司主軸,細訴大衆傳播產業榮耀難題,以及產業未來的選擇與命運,儘管筆者也指出如今要維持古典風骨已有些吃力,但秉持着調查報導精神優質新聞仍能得到尊敬。

吉兒.艾布蘭森曾是《紐約時報》160年曆史中第一位女性總編輯,也曾於《華爾街日報》擔任資深編輯,在新聞產業耕耘超過20年,並獲得富比士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殊榮。《真相的商人》以2007年爲起始,她表示:「這一年,幾乎一切都變了」隨着iPhone問世,新聞應用程式成爲很多人主要的新聞閱讀裝置臉書引進動態消息(News Feed),成爲很多美國人傳播新聞的管道,Vice和BuzzFeed也有各自的實驗性作法而成爲新貴媒體。

「數位時代裡的新聞無所不在,卻比過去更難找到值得信賴的資訊或支持新聞發展的財務模式。」吉兒.艾布蘭森在本書序言直言媒體環境改變,權力移轉也正在上演,「善用網路力量讓任何在全世界都能培養出羣衆,卻無法填補消失的報導能力。」傳統媒體面對假新聞、財務問題危機「創造憲法第一修正案想要保護的新聞、做出報導讓有權有勢的人物與機構有所擔當,這種氣氛已經愈來愈淡。」

優質新聞是否還有未來?臺大新聞研究所教授林照真在本書推薦序中指出,「閱讀此書時,可以感受到作者有些失落。身爲新聞人,親眼目睹殘酷的新聞生存遊戲;網路科技讓傳統媒體亂了套,昔日位居輿論顛峰百年老報,即使努力轉型二、三十年,卻還是無法在數位時代衣食無虞」。

但吉兒.艾布蘭森也在普立茲獎的盛宴上,看到《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這些秉持着調查報導精神的媒體,贏得政治文化界的尊敬,而BuzzFeed、Vice的身影也開始現身普立茲獎,她認爲深入挖掘,完整呈現,善用數位科技以提供現場說明,解釋事件如何發生,尊重讀者智慧的報導仍能被做到。

「媒體要用勇氣回報整個社會」林照真也以拜倫此言,認爲作者的警醒之語,也正讓所有的人反思,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還能不能靠新聞得到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