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規範限制 臺灣放棄送稻米上太空

日本太空野口聰一在國際太空站上的Kibo實驗栽種羅勒。(國家太空中心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吸引青少年對太空有興趣,成爲各國培育未來太空人才策略。我國首次參與日本主導的AHiS計劃亞洲種子計劃),原本是要將稻米種子送到太空,後來因故改送臺灣藜等4種植物的種子,7月中旬回地球后,會發放給中小學生栽種,讓他們從中探索太空的奧秘

太空已成爲21世紀全球競爭新場域,不論是傳統太空強權或是新興太空國家,無不投下大量資源發展太空科技產業。我立法院5月31日三讀通過《太空發展法》,是全世界第32個制訂太空法案的國家,臺灣的太空產業蓄勢待發,但卻面臨人才不足問題

將種子送上太空,待一段時間後,再給學生們去種植,觀察太空和地球兩種不同環境對種子的影響,這對青少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舉例來說,2017年美國加拿大有超過300萬名學生參與「Tomatosphere」計劃,透過動手種植太空番茄的實驗,進一步瞭解太空。

這次AHiS計劃,送了8國提供的17種種子到國際太空站,「寄宿」在Kibo實驗倉。各國選定上太空的種子有兩特性,一是國家特有或象徵意義的,如泰國選了國花,俗名黃金雨的阿勃勒澳洲選的是國花金合歡紐西蘭選的是原生聖誕紅等;另一類是作物,如印尼選了芹菜洋蔥馬來西亞是聖羅勒。

臺灣到底要送什麼種子上太空?國家太空中心商請農委會農試所中興大學農資院的協助,進行種子的選定及提供,申請出入關的檢疫證明,及後續的研究報告與科普教育推廣的指導

國家太空中心表示,我國首選原是臺灣重要的作物「稻米種子」,包括水稻臺梗9號及水稻臺農67號,但由於種子必須先送去日本後,再集中各國種子一起送去美國發射到國際太空站,但美日之間無法輸出任何稻子種子,所以就將它排除。國家太空中心最後決定送番椒向日葵,及象徵臺灣原生生命力的姬蝴蝶蘭及臺灣藜等4種種子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