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戰略健忘症或讓美國陷入危險

參考消息網5月14日報道 美國合衆國際社網站5月11日刊發題爲《戰略健忘和政治分裂讓美國陷入極度危險》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大西洋理事會高級顧問哈倫·烏爾曼。文章摘編如下:

說得好聽點,美國和美國人都患上了嚴重的戰略健忘症。這種戰略健忘不僅影響美國應對烏克蘭戰爭和加沙戰爭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美國對待“敵人”的方式令人非常擔憂。他們忘記了歷史,稍微進行一下回顧還是能帶來啓發。

在艾森豪威爾時代,美國對自身與蘇聯之間的所謂“導彈差距”感到恐慌。蘇聯的實力或許不僅是被誇大,莫斯科據稱擁有的大部分核武器實際上並不存在。美國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消滅薩達姆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時,又犯了同樣錯誤。

“導彈差距”的一個推論是把蘇聯和中國緊密相連的共產主義威脅。1961年肯尼迪政府上臺後,這導致了原本不需要的大規模軍事重整,也讓肯尼迪承諾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和承受任何負擔來支持自由。越南成爲試驗品。與蘇聯的“導彈差距”和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樣,越南戰爭的導火索是北越魚雷艇在國際水域襲擊兩艘美國海軍驅逐艦,而這一切並未發生。

在加沙問題上,越南可以提供借鑑。如果摧毀哈馬斯的代價是在城市戰中造成數以萬計的巴勒斯坦人傷亡,這樣的代價可以接受嗎?許多國家不會同意。那麼還有什麼其他選擇?

1965年8月,美國海軍陸戰隊燒燬越南錦尼村,這種做法隨着戰爭升級愈演愈烈。摧毀一個村莊的目的是拯救它,這顯然是一個悖論。以色列完全有權進行自衛,但哈馬斯在加沙根深蒂固,如何才能在不過度懲罰巴勒斯坦人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

隨着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和中國邁向現代化,美國期望這兩個國家都能加入西方國家大家庭,加入現有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但這種期望合理嗎?當事實證明並非如此時,俄羅斯和中國就成了與伊朗和朝鮮結盟的修正主義對手。

除了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美國最大的戰略失誤是對俄羅斯和中國犯下的。2011年,奧巴馬政府在沒有明確原因且幾乎沒有事先溝通的情況下,宣佈將戰略重心轉向亞洲。美國的盟友感到困惑和恐懼。中國被激怒。奧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建立在如下基礎上:“遏制、競爭、威懾並在戰爭來臨時擊敗”以中國和俄羅斯爲首的一系列可能的敵人。

奧巴馬政府確實與伊朗達成《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國際社會對伊朗實施前所未有的監控。只要所有簽署國都遵守該協議,伊朗就永遠不會擁有核武器。但遺憾的是,協議的批評者拒絕接受該現實,他們認爲伊朗一定會作弊。

特朗普政府廢除了《聯合全面行動計劃》。更糟糕的是特朗普政府不瞭解國際經濟學,爲了糾正經常項目失衡,它無視中國在美投資狀況,對中國加徵關稅。這不僅激怒中國,也讓美國消費者付出更多代價。

拜登總統沿着這條錯誤道路前進,正在考慮對中國徵收更多關稅。雖然美中緊張關係正在改善,但中國無疑仍是國會山公認的敵人。與“導彈差距”和其他誤解一樣,我們是否在重犯錯誤?

在烏克蘭問題上,拜登團隊一直保守地限制向烏克蘭提供某些遠程武器系統。但與之前戰爭不同的是,單個國會議員就能在長達數月時間內阻止通過對烏克蘭的援助。諷刺的是,一個議員對烏克蘭造成的傷害可能比整個俄羅斯軍隊還要大。

戰略健忘症與看似不可逆轉的政治分裂相結合,使美國處於極度危險之中。今年11月的總統大選不太可能彌合這些分歧,如果特朗普落選且不接受選舉結果,分歧很可能會加劇。

這種健忘症可能無法治癒。人們不禁要問:只要美國沒有吸取歷史教訓並改變其思維,它是否就會永遠重複戰略錯誤?(編譯/楊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