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美國陷入“鴕鳥政治”危機,不斷甩鍋中國

來源:環球時報

香港《亞洲週刊》最新一期,原題:美國“鴕鳥政治”的全球危機 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美國當局陷入“鴕鳥政治”沙堆,對各種常識性問題視而不見,面對國際質疑,隨便找些藉口搪塞回避。智庫蘭德公司最近應五角大樓之邀,發表有關美國國力的報告,指出美國正在“相對地衰落”,關鍵是內部問題嚴峻,兩極化政治癒演愈烈。蘭德的研究顯示:美國國際形象處於下滑低點,但敵人不在外國而在國內,包括生產力低落、人口老齡化、教育程度低……而精英忙於政商利益輸送,導致美國無法在外交與內政上解決迫切問題。

美國“鴕鳥政治”深陷泥淖,加深全球地緣政治危機。美國不但無法消除世界各地風暴,還由於自身問題顧此失彼,形成鴕鳥心態,或“甩鍋”給其他國家,卻難以站得住腳,成爲國際笑柄。

最新例子就是美國指責中國“產能過剩”,尤其“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中國電動汽車的出口只佔全部產量的15%,相比之下,美歐的汽車出口都遙遙領先。爲何說是中國“產能過剩”,而不是美國?光伏產品造福全球的綠色經濟,對防止全球暖化貢獻良多,但美國生產的太陽能產品性價比太低,無法與中國競爭,美國才誣指中國“產能過剩”。同樣電動車的鋰電池,中國具有創新能力,發明刀片電池,體積更小、續航力更強,如今特斯拉和歐洲的電動車都要採購,供不應求,怎麼能說是“產能過剩”?

其實恰恰相反,美國纔是全球經濟中出現產能過剩的國家。君不見美元不斷量化寬鬆,導致國內通脹,疫情前紐約曼哈頓街頭的熱狗約7美元一個,如今飆升到15美元。通脹猛於虎,使中產和基層百姓的生活受到重壓。而通脹輸出,導致歐洲國家的通脹普遍嚴重,成爲美元產能過剩的受害者。

事實上,美國內政問題的嚴重更是歷史罕見。內政毒瘤卻無法用法治之刀切除,因爲這把刀已被意識形態禍水弄得鏽跡斑斑。美國內政問題成爲現象級無解,治安不靖成爲常態,通脹禍水外溢,兩黨政客相互推諉,只有不斷甩鍋給中國。但全球民衆的眼睛是雪亮的,“鴕鳥政治”無法持續,埋在沙堆裡的問題最終會被揭開。(作者筆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