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小心抗震差、結構受損!頂加、騎樓、ㄇ形大樓都中

文/高士峰, 沈哲平

不管是舊式公寓新式大樓人口數較多的大型社區經常可見L形、ㄇ形及T形的結構,且無中間伸縮縫的建築物。這類大樓的轉角處容易遭遇地震,被不同方向拉力拉扯,因而承受拉扯或擠壓,導致結構受損。若再加上建物本身,因爲違建(如夾層屋)使某些樓層的樓地板面積大異於其他樓層,地震發生時就可能會在樓層交界出發生毀壞,進而產生倒塌的危險。

另外,大樓若是整體樑柱線不連貫,或爲了設計感而讓樑柱數不足、不對稱,又或一樓過度挑高(在建物中形成軟弱層,導致結構更脆弱),在加上屋頂的加蓋違建增大建物重量,都可以因爲地震而導致建物扭曲,一樓崩塌毀損而使建物全倒。

而除了L形、ㄇ型及T形大樓外,早期臺灣老式公寓常見可做爲店面或遮雨空間騎樓,像這種缺乏住支撐的低樓層樓板懸空結構,沒有柱子分擔樓板重力抵抗地震力,所以耐震性較差,也屬於地震時風險較高的建築類型

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時倒塌的臺南維冠金龍大樓,就屬於ㄇ形建築物。外觀形狀對橙如正方體立方體的建物,因爲重心與勁心大多同樣位於幾何內部,比較能夠在承受地震力時,避免建物因扭轉而倒塌。

發生在盆地的地震,爲什麼會特別嚴重?

地震波傳遞至盆地,因盆地邊緣與盆地內部分屬「堅硬地盤」及「鬆軟土層」,不同介質屬性令地震波在盆地內部來回反射,導致地表震動效應加強,地表震動持續時間提高且放大最大地表、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亦會加大建物樓層搖晃程度而使其受損倒塌,地震災情也因此更加慘重。

本文摘自《防災救命:地震、火災颱風都不怕!》/ 高士峰, 沈哲平 (臺灣防災防震專家)/光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