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官員豪宅拍賣228㎡成交價6317萬 過戶稅費3900萬

(原標題:落馬官員豪宅拍賣,228㎡成交價6317萬,買家實際要付1個億?)

恆裕濱城二期3座40A228平方米,成交價6317萬左右,公司產權過戶稅費3900萬,樓價稅費合計1億多,單價接近45萬/平。”

6月22日深圳一套豪宅在司法拍賣平臺成交,有關競買人真實支出成本和豪宅摺合單價引發熱議

3人蔘與競拍,超1.5萬人圍觀,時隔兩年,素有“妖盤”之稱的深圳市南山區恆裕濱城,這次在法拍市場又賺足了眼球。

27.6萬/平撿了漏?

不動產權資料電腦查詢結果表顯示,標的物建築面積228.72平方米,不動產證號爲粵(2017)深圳市不動產權第0180287號,登記價316.9179萬元,登記時間爲2017年9月20日。該房源位於恆裕濱城3座A單元40層,A樓棟總層高爲46層,爲東南朝向四居室,起拍價5618萬元。

套法拍房保證金600萬元,最終3人出價18次,以6317萬元總價成交,摺合單價約27.6萬/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從18次出價記錄來看,實際競得人是在競拍結束的半小時前才第一次出價,並在23分鐘內拿下該套房源。

根據標的物詳情中公佈的網絡詢價報告,本案例共採用了177個最新案例進行估價,最高單價33.7萬元/平方米,最低單價22萬元/平方米,平均單價爲27.6萬元/平米。

由此看,27.6萬元/平方米,相較恆裕濱城以往的成交紀錄似乎並不算高,甚至還算撿了個小漏。

3900萬稅費促成45萬/平?

事實到底如何?

熟悉深圳灣片區的資深中介陳悅告訴記者,“該套房源爲公司產權,原價僅300多萬元,第一次登記了,就算是在開發商名下也只能更名當二手房交易,差額土增(土地增值稅)就夠交的了。”

陳悅緊接着算了一筆賬,“土地增值稅要收60%,成交價6317萬減原價316萬後,乘以60%就3600萬了,5%的營業增值稅約300萬,3900萬是這麼來的,只說增值稅和土增就這麼多了,還沒算買家的契稅,契稅是6317萬增值稅減營業增值稅後的3%,差不多是180萬。”

“指導價才13.2萬/平,這一拍,變相告知所有人45萬/平了。”

據不動產權資料電腦查詢結果,該拍賣標的物權利人是“深圳市銀海實業有限公司”。

啓信寶顯示,深圳市銀海實業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爲深圳市恆裕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1%、49%。

資深中介王飛表示,現在二手房市場價該戶型成交價約8000萬元,因爲景觀有遮擋,該戶型在整個小區內算是比較差的,且該房源並不稀缺,市場上也是有同戶型在賣,並非稀缺到只能通過法拍市場來獲取。”

不過關於該套房源的稅費情況,業內還有另一種觀點。

華商律師事務所律師周爭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稅費多少最終要看法院執行裁定的表述。如果是連環買賣,到法院訴訟繼續履行,開發商先過戶給原實際擁有人,然後再過戶給買受人,那麼需要按照二手房交易的稅費;如果法拍可以直接確認原房產證無效,直接把房產確認給買受人,那麼就只交契稅即可。

不過另一位拍賣行的工作人員表示,此次拍賣的是原業主房子,只是其當時還沒從開發商過戶過來而已,房子屬於原業主,還是要先過戶給他,個人對個人。

豪宅爲何被法拍

這套備受關注的豪宅背後還有另一個故事。

公開資料顯示,22日拍賣的該套房源系海南某落馬貪官所有,目前仍登記在開發商控股子公司深圳市銀海實業有限公司名下。

對於拍賣結束後,該套房是按照二手房還是新房交易,以及認定的依據等焦點問題,記者多次致電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其表示不接受採訪。

就該套房產的後續交易程序,記者分別致電該房源目前實際產權登記人深圳市銀海實業有限公司和其控股股東恆裕集團,恆裕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並不清楚該事件具體情況。

“恆裕濱城項目開盤已久,現在已轉入二手房,公司現在已經沒有相應的人去直接管理該項目,包括當年賣這個項目的很多人估計也已經不在銀海實業公司了。”

而對於爲何房源產權在開發商名下法院可以直接拍賣,周爭鋒表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七條,刑事判決書認定了這屬於落馬貪官的贓物,判決生效以後,可以直接依據刑事判決書的內容確認歸其所有,直接拍賣。

熱門“妖盤”屢掀波瀾

屢上熱搜的恆裕濱城在業內口碑不一。

2019年底,該小區曾因業主暴力控盤拉昇房價,而被戲稱爲“妖盤”,從而引發官方高度重視。

彼時深圳市住建局發佈通告稱,近日,有媒體報道我市恆裕濱城、中糧鳳凰裡花苑等部分住宅小區業主通過微信羣發佈集體漲價言論,惡意炒作二手房價,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捏造虛假事實、散佈虛假言論、哄擡房價、惡意炒作等行爲,不僅嚴重背離中央“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嚴重影響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還涉嫌違法違規

深圳市住建局表示,對於涉嫌集體惡意炒作房價的小區,主管部門將暫停辦理該小區二手房網籤手續,並在該小區發佈二手房交易風險告知書。

而恆裕濱城也是深圳長達一年半的精細化調控裡,最早被下架二手房源、隱去成交均價的小區之一。

不過,恆裕濱城又因是次新豪宅,戶型得房率高,具有“灣區贈送之王”的稱號。以該小區88平米戶型爲例,套內使用面積高達127平方米。相較業內普遍75%~80%的得房率,恆裕濱城因110%~150%的超高得房率而備受豪宅置業者喜愛,也被市場稱爲是“終極置換的網紅盤”。(來源:鎂刻地產)

延伸閱讀:

青海銀行董事長王麗的“奢侈品人生:一櫃子愛馬仕絲巾,40多個名牌包,沒穿出過房 (來源:~)

她買了一套房子,專門藏匿贓款贓物;

整整一櫃子的愛馬仕絲巾,一條大概在三千到四千左右;

名牌包40多個,最貴的40多萬;

收受大量的黃金製品、麝香、名貴特產等。

2021年1月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了《深度調查》的視頻和文字內容,這些場景均是披露的原青海銀行董事長、行長王麗的貪腐情況。

該調查顯示,王麗也是強人貪腐的典型,“人前”的王麗業務能力強,受人欽佩,“人後”的王麗卻是極其貪婪。從受賄數額來說,大的是二三百萬單筆受賄,但小的十萬塊錢也有,只要有人給她送錢她就收。

王麗 | 視頻截圖

“說到奢侈品,我現在覺得人生最大的奢侈品,自由、工作和親情”。鋃鐺入獄後,王麗醒悟過來,但是爲時已晚。

2019年9月,時任青海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巡視員的王麗落馬。2020年2月,王被開除黨籍、公職,6月因涉嫌貪污罪、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國有企業人員濫用職權罪、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提起公訴。

長期在一家機構任職

公開簡歷顯示,王麗出生於1962年12月,河北省河間市人。剛走入工作崗位就進入了中國人民銀行西寧分行工作。從2005年起,王麗任西寧市商業銀行,也就是現在的青海銀行行長,2008年任董事長。至2018年7月卸任,王分別擔任銀行行長達12年、董事長10年之久。

在期間,王麗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紀檢部門也確認,從青海銀行剛開始籌建時資產規模只有10個億,到她離開的時候資產規模達到了1000多個億,部分指標在全國商業銀行中名列前茅,王麗曾經在青海銀行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目睹“金融圈”部分企業老闆、所謂“金融大鱷”出手闊綽的揮霍後,王麗的思想開始逐步發生變化。

青海省紀委監委第三審查調查室副主任尼於鶴雲表示,包括開會,給一些所謂的會議補貼或者是禮金,以這種名義給的,一出手就是幾萬歐元,甚至是幾萬美金。她拿到手裡的時候,覺得自己所謂的收入,好像跟自己建立起來的、取得這種價值不匹配。“她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的就是:‘我從門裡離開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土鱉一樣。’這是她說最早心理失衡,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王麗在自我懺悔中也表示,“自己在整個的事業發展過程當中,是有些自我膨脹的,我把銀行的這種發展,更多的在別人的恭維、別人的吹捧下,當成了自己的本事,當成了自己的能力,實際上這是組織給予的平臺、組織給予的權力”。

在王麗“金屋藏寶”的同時,她還在僞裝起另一張面孔。讓尼於鶴雲印象最深的是,王麗說她以前有一條褲子要改,讓她的助手(幫忙)。也不是什麼名牌的褲子,她說穿着還合身。但是她所有斂到手的這些奢侈品和服裝等等,她幾乎就沒穿出過她自己那間屋裡的。

此前曾多次被查

據介紹,王麗在金融機構工作多年,人脈資源廣,此前又經過多次函詢及覈查,部分舉報內容被舉報人在網絡上公開,導致王麗已有心理準備,對有關問題也考慮了應對之策。

2013年,青海銀行由王麗主導的兩筆貸款,貸款本金是3.7億元,這兩筆貸款在發放之前就存在重大問題,但在王麗的安排下,全部予以辦理,發放之後貸款一直未能收回。

到了2017年,省紀委對此問題再次覈實,並將相關線索向公安部門做了移交,同年接受貸款的老闆被公安機關以涉嫌貸款詐騙犯罪立案偵查。到了2019年,在司法機關同步調查的基礎上,紀檢監察機關迅速行動,展開了細緻的調查,並通過貸款辦理環節中的主要經辦人員鎖定了王麗涉嫌濫用職權的事實。

青海省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副主任高巍表示,“因爲這次我們也吸取了前面的一些教訓,我們切中了她的兩個關係人,這兩個人我們圈定爲是她的身邊人。我們從這個角度入手,既可以迅速接近這個案件的真相,我們又可以不驚動她”。

2020年2月21日,青海省紀委監委發佈消息稱:對王麗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通報中表示,王麗工作上無視組織原則,個人決定重大事項,濫權妄爲,給國有資產造成鉅額損失;生活上自我放縱,追求個人名利和物質享受,甘於被“圍獵”;經濟上貪慾膨脹,將國有金融企業視爲個人的“提款箱”,設立“小金庫”,隨意支取資金歸個人使用,違規將國有資金挪作他用,爲他人謀取利益;濫用職權,利用職務便利在貸款發放、工程項目建設、職工招錄等方面,大搞權錢交易、以權謀私,非法收受鉅額財物。

青海省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副主任 高巍表示,針對青海銀行存在的問題,我們也向咱們的青海銀行,也發了監察建議,同時把監察建議抄送了國資委、央行、銀保監局和地方金融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