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堅持動態清零 築起老年脆弱人羣防疫屏障

鐘鳴:堅持動態清零,築起老年脆弱人羣防疫屏障。圖爲鐘鳴診治老年重症病人。(人民日報用戶端/受訪者提供)

大陸《人民日報》用戶端28日報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臨牀救治專家組成員鐘鳴,是大陸75後的國家級專家,作爲最早逆行馳援武漢的上海專家,兩年多來,他頻頻出現在很多重大疫情現場,輾轉揚州、莆田、哈爾濱、鄭州、吉林等地救治重症患者。上海此輪疫情爆發,鐘鳴再被委以重任——憑着豐富的「戰場」經驗和專業水準,投入老年重症羣體的一線救治。中共黨媒專訪時,鐘鳴強調,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堅持生命至上、科學防控,一個重要方面,是努力構築起疫情期間保護老年人的醫療屏障體系。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旗下「大江東工作室」報導,鐘鳴表示,仍處於攻堅階段的上海疫情防控,必須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過去兩年多,「動態清零」取得非常好的成績,用不大的成本,換取了豐碩的防控成果。

隨着病毒變異,傳染性增強,毒性減小變弱,爲什麼還要繼續堅持「動態清零」?因爲還沒做好準備。比如定點醫院,突然接幾個,甚至10個、20個、100個感染新冠的重症病人,有能力治療。但如果一下子來了1萬個,會不會沖垮既有的醫療資源?放到整個上海、整個中國,醫療系統有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會不會發生嚴重醫療擠兌?整個社會將會承受什麼?一定要從全域角度考慮,特別要爲脆弱人羣考慮,是否爲他們準備好了保護屏障?

因此,要用有限的視窗期,以科學防疫爲指針,迅速而縝密地建立起全社會的防控屏障,尤其要建立起針對老年人羣、針對養老機構的,高效應對新冠病毒感染的醫療秩序。

鐘鳴分析,上海這波疫情在重症救治方面的特殊性,這次擴散蔓延的是Omicron變異株,與他 「打過」多次的Delta變異株相比,感染者大多無症狀,即便有也是上呼吸道症狀。而Delta變異株侵襲下呼吸道的機率較高。

此前鄭州發生的疫情,既有Delta變異株,也有Omicron變異株,救治醫生分成兩組,一組救治Delta株感染者,一組救治Omicron株感染者。他當時在Delta那組,醫生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後者則輕鬆得多。目前,從他負責的老年人集中的定點醫院看,完全因爲Omicron毒株致死的病人沒有發生一例,大多是基礎病引發。

上海這波疫情,完全不一樣。上海人口太多,難有緩衝餘地。新冠病毒感染直接導致的症狀不重,對鐘鳴而言,更重要的,是建立針對養老機構的救治秩序。如何更廣泛地建立最適宜老年羣體和養老機構在疫情下的醫療秩序,是必須面對的一大挑戰。

鐘鳴指出,加強對養老機構的保護非常重要。首先,要提高老人的疫苗覆蓋率。其次,養老機構的佈局,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以科學和專業的原則進行大力調整。

鐘鳴強調,不具備醫療救治能力的養老機構,一定要重點加強對護工的嚴格閉環管理,讓熟悉老人護理的護工隊伍保持穩定,培養其院感意識,這是老年病人能夠就地治療的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