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制疫苗進口 宜參考星審覈結果

越來越多疫苗大陸製造,臺灣何時取得新冠肺炎疫苗仍是未知數,讓是否進口大陸疫苗再度受到討論桃醫清零計劃首日。圖爲桃醫昨日清零作業畫面。(姜霏攝)

越來越多疫苗在大陸製造,臺灣何時取得新冠肺炎疫苗仍是未知數,讓是否進口大陸疫苗再度受到討論。民衆黨團幹事長蔡壁如表示,大陸疫苗到底安不安全,臺灣是否要採購使用,這部分政府要回答。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新加坡正在審覈大陸疫苗,過或不過都是可參考指標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過去的規定就是大陸所生產的疫苗、藥物無法進口,所以即便是AZ疫苗在大陸生產,依照現行規定就是無法進口,而臺灣所採購的AZ疫苗,雖然指揮官至今尚未公佈產地,但可百分百確定的是,不會是大陸制的。

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表示,我國的疫苗都是進口之後要封緘,大陸疫苗很多都沒有完整的臨牀試驗報告有效性安全性都無法確認,且大陸情況蠻複雜,一個疫苗有10幾家疫苗廠在做,因此不能用一致性看待。

若要討論是否進口大陸疫苗,李秉穎強調,那就要看臨牀試驗報告,「我們對國產疫苗很嚴,對國際疫苗也很嚴,例如要有動物實驗、Th1反應要強、免疫耐受性的Th2反應要比較弱、中和抗體要比恢復者的血清高,另外受試者幾個人,疫苗的成分溫度的保存也是觀察重點。」

至於國內疫苗研發瓶頸,蔡壁如認爲,主因在於政府補助疫苗藥廠與他國研發疫苗的投入金額差距甚大;其次是臨牀病例不足,即便已進入第二階段試驗,第三階段需要足夠的病例數,才能使疫苗抗體效用穩定,但因爲臺灣防疫有成,臨牀病例數不足,導致國產疫苗研發受阻。

蔡壁如建議行政院應該組成疫苗國家隊,加速跨部會溝通協調,提升疫苗研發投資行政效率突破現行研發困境,不用一昧只能仰賴採購國外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