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推福建對臺示範區 學者:具臺海議題「地方化」的意涵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曾偉峰。(陳冠宇攝)

大陸今晚發佈福建對臺示範區文件,學者分析,此舉是對臺打「認同牌」、強調「軟融合」,同時有把臺海議題區域化、地方化的意涵,即從「大陸-臺灣」的兩岸轉變成「閩-臺」的兩岸。

大陸6月於海峽論壇期間宣佈福建將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中共中央、大陸國務院今日進一步發佈《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鼓勵臺灣民衆在福建領居住證、購房等。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曾偉峰向本報分析,過去大陸對臺的運動式治理,是中央推出惠臺政策,而後各省市動起來;現在則是要精準化、把資源集中在福建,因爲福建與臺灣在各方面都最接近。

曾偉峰認爲,關於硬體設備、基礎建設方面的「硬融合」(如通水、通電等),大陸早就在做了,而這次意見還強調認同、認知或法制上的「軟融合」,社會文化交流佔據重要角色。

曾偉峰指出,此次意見很多是深化既有的福建對臺措施,承接過去福建的同等待遇清單與惠臺方案,整體措施就是要讓臺灣人可到福建居住、就業、就學,甚至落地生根,目的是讓臺灣人建立「認同感」、對於福建文化融合在一起,進而變成認同大陸、以及統一的動力。

曾偉峰強調,對福建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融臺措施,似乎也隱含着大陸對臺位階觀點的漸變。過去,兩岸是雙方政府之間的談判協商,但從這次意見看來,似乎已轉變爲透過省的角度對臺進行融合,即從「大陸-臺灣」的兩岸轉變成「閩-臺」的兩岸,有把臺海議題區域化、地方化的意涵。不過未來的發展趨勢,仍值得繼續觀察。

對於該政策的效果,曾偉峰表示,大陸雖加大福建對臺融合力度,但在兩岸關係仍處於相對緊張的趨勢下,這些措施的效果相當有限;但針對金門馬祖的融合方面,在建立共同生活圈的進程可能比較快。

曾偉峰也解讀,陸方選擇於此時發佈意見,可能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11日當選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有關,除了能再次提升王滬寧的對臺角色、讓王滬寧的對臺講話氣勢更強,也象徵對臺統一的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