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臺「戰略模糊、戰術清晰」曝3意圖 陸學者:增臺議題複雜性

520臺灣新總統就職前夕,大陸學者分析,華府處理臺灣議題的手法展現出「戰略模糊、戰術清晰」的特徵,增大了中美處理臺灣議題的複雜性。(澎湃新聞)

520臺灣新總統就職前夕,臺海再度成爲中美爭鋒相對的議題之一。大陸學者分析,美國將臺灣議題嵌入其針對中國實施的大國競爭戰略,有理由擔心歷史的鐘擺可能會擺向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前的狀態。而華府處理臺灣議題的手法展現出「戰略模糊、戰術清晰」的特徵,增大了中美處理臺灣議題的複雜性。

大陸《當代美國評論》2024年第1期,刊出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趙明昊、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客座助理研究員楊鴻嘉題爲〈大國競爭與美國干涉臺灣問題的新趨向〉文章指,出於打造對中戰略競爭新格局等考量,美國「干涉」臺灣議題的新趨向體現在3方面。

第一,臺灣議題的「內嵌化」。臺灣議題被深深嵌入到美國針對中國實施的大國競爭戰略中,這與20世紀70年代中美在緩和、接觸的背景下處理臺灣議題有着根本性差異。

第二是臺灣議題的「軍事化」。文章指,美國透過宣揚所謂的「2027年前大陸武統論」,顯著增加了臺灣議題的軍事色彩,美國對臺政策的基點,嚮應對中美在臺海地區的直接武裝衝突轉移,「武力阻統」之勢愈加突出。

第三,臺灣議題的「多邊化」。在打造制衡中國的盟伴體系、深化印太和歐洲地緣板塊聯動背景下,美國從科技經貿、國際組織、意識形態等多個角度推動臺灣議題的多邊化,臺灣議題受到各方關注程度加深。

文章指,美方對中國大陸的戰略意圖存在誤判,大陸懾止「臺獨」的諸多做法被美方誤讀爲加速走向「武統」;大陸與臺灣的「小兩岸」、中國與美國的「大兩岸」兩者間的互動進入更爲複雜敏感的新階段,兩岸及中美之間的戰略溝通和互信嚴重缺失,臺灣議題於各方的嚴峻性顯著上升。

文章認爲,在美國國內對中示強鬥狠心態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臺灣議題與中美長期博弈的勝負走向之間的聯結更趨緊密。從美方相關言行看,有理由擔心美國的政策向着事實上的「一中一臺」轉變,歷史的鐘擺可能會擺向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前的狀態。

文章強調,美國處理臺灣議題的手法展現出「戰略模糊、戰術清晰」的特徵。特別是美國在臺海方向的軍事威懾持續增強,欲拉攏日本、韓國、澳洲等盟友加大「干涉」臺海事務,這增大了中美處理臺灣議題的複雜性。

但文章也稱,美國以新手段「操弄」臺灣議題也面臨諸多侷限,它難以承受在臺灣議題上與中國「破局攤牌」的巨大代價;美國國內不同行爲體和利益集團圍終臺灣議題的爭論仍會持續;美國行政部門仍然希望避免中美在臺海地區爆發嚴重的軍事衝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