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來臺學士名額「打8折」 陸聯會:對岸招生壓力也很大

張鴻德說,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來臺灣讀書。(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胡順惠/採訪報導

大陸來臺學士從2016年的2136個名額,縮減至今只剩800個名額,今年更首度設下8省市招生名額。陸生聯招會總幹事張鴻德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表示,「我們當然歡迎越多越好」,但對岸大學是依人數在給預算,所以名額的主控權在大陸,現在每年都會透過對口單位積極爭取名額。

陸生聯招會27日發佈陸生招生簡章,報名時間5月28日上午9時至6月21日下午5時,首次限制可以來臺就讀的8個省市,必須各自設立招生名額,包含北京27人、上海55人、江蘇38人、浙江282人、福建226人、廣東61人、湖北30人、遼寧81人,合計800人。

對於今年首度訂下8省市招生名額,張鴻德說,其實大陸一開始就有這種想法,只是臺灣一直想用自己的招生制度。他解釋,大陸招生制度跟臺灣不同,每個省份考試內容科目都不太一樣,根據各地科目難易度,做分數評估處理,最後只會給名額總量教育部會依據歷史招生紀錄分配名額,像是浙江、福建離臺灣比較近,配額就會比較高。

「臺灣學生去大陸,教育部不敢說不準,但大陸是高度管制地方,他們可以完全掌控。」張鴻德指出,大陸來臺學士名額主控權在大陸,當然歡迎越多越好,每年的遊戲方式都不一樣,今年就要開始跟對口單位談明年招生,大陸有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雖然是非官方,但背後一定有官方支撐,其實就是兩岸的教育部對談。

談到大陸來臺學士年年遞減,張鴻德指出,「你們不要看大陸學生那麼多」,重要城市學校也很多,有很多技術學院大專以上也有6、7百萬人,大學是依人數在給預算,招生壓力大。他再進一步分析臺灣,雖然從外在環境來看並不是那麼理想,但整體的招生情況是提升的,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來臺灣讀書,碩博士專攻管理設計、IT等領域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接受《ETtoday》採訪時表示,整體包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的招生名額總量與去年維持不變,大約2300人左右,調降學士招收名額,同時也增加碩博士名額,此結果是跟大陸教育部和招生中心討論過共同決議的。她透露,中後段私立大學招生狀況較差,有些學校去年招生名額爲0,減少覈定校數將名額讓出來,避免浪費

根據數據,學士生名額從2016年2136個名額,減爲2017年1000個名額,再減爲今年800個名額。李彥儀解釋,政策上認爲大學部的學生來的時間比較長,而且選擇比較多元;但碩博士生人格培養各方面都比較成熟,學術領域也比較明確,所以希望學校多招碩博士生,纔會調降大學部學士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