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大陸放寬防疫措施成焦點 有助經濟復甦

比對現時和三年前「正常」的美國國債殖利率曲線,有兩項觀察:第一,受升息影響,無論是短(1年或更短)、中(如3~5年)或是長年期(如10年或以上)的殖利率,皆有所上升。

第二,是現時殖利率曲線出現「倒掛」。「正常」的曲線,是短期利率低於長期利率,圖像上,是一條平穩由左至右,向上斜的線。現在的曲線,是短期大幅高於長期,圖像上,更像是一條公園遊樂場的滑梯,由左邊短期(3個月)開始,爬樓梯般急速上到頂端(約2年),然後緩緩滑下(3~10年),接近末端趨向平坦,10年期殖利率大致等於30年期的。

這對於投資者有甚麼啓示呢?首先,殖利率曲線倒掛,過去數據顯示,短期出現衰退的可能性上升。另外,進取升息令企業盈利有進一步下調的風險;而且短時間急速升息,對企業的影響也可能未完全反映。

整體經濟環境未如理想,能力較弱的企業還款能力或受衝擊,違約率或上升,由財務狀況穩健的公司所發行的投資評級債,較高收益債更可取。另外,承接第一點觀察,國債殖利率上升,投資評級債息一同上揚,現時債息處於多年高位,吸引力提升不少。

年期方面,考慮到殖利率曲線倒掛,短期債的潛在回報仍然居於優勢,以美國國債爲例,2年期公債的殖利率現約爲4.2%,而10年期則只有不到3.5%。

對於想增加潛在回報的債券投資者,他們需要特別留心明年第二季後,美國經濟會否出現衰退以及通膨回落的速度,因爲兩者皆會影響聯準會的利率路線圖。一旦經濟大幅衰退,或通膨急速回落,有可能觸發當局降息。

和2022年相反,降息提供潛在債價獲利的可能,而長年期債的升幅就更大。不過,我們預料明年降息的機會不高,投資者需多觀察,靜候機會逐漸加配長年期債。

港股方面,6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方向。會議強調推動高品質發展,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

除防疫措施放寬有助經濟復甦外,在經濟數據上看,大陸國家統計局9日公佈11月份CPI年增率爲1.6%,月增率由升轉降0.2%,年初至今年增2%,離全年3%目標甚遠,爲大陸官方提供救市政策的足夠空間,放寬防疫限制有望進一步加碼。投資者未來需留意陸續推出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將支持大陸經濟及推動企業幹部敢爲、敢闖、敢首創。

另外,大陸放寬防疫措施爲本週市場焦點。大陸國家衛健委7日公佈「防疫新十條」,當中指出要防疫措施優化及簡單化,不搞層層加碼。近日不同省份及地區先後公佈不同程度的放寬措施。其中,上海市公佈符合居家隔離條件的,由以往「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調整爲「5天居家隔離」,逐步走向較寬鬆的防疫方針。

「防疫新十條」措施公佈後,根據旅遊平臺數據顯示,機票瞬時搜索量較公佈前日同一時段上漲438%,大陸航空業最差情況可望結束,但對於通關進程亦未有進一步消息。投資者現階段或可先關注大陸航線佔比較多的大型航空股,並待回調候機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