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淳》國民黨不能放棄議和
國民黨王金平本擬率團赴廈門參加海峽論壇,這對兩岸已處於戰爭一觸即發邊緣的危局來說,本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透過民間的善意與交流,或者可以稍微緩解彼此間的緊張關係。可是,卻因爲央視主播李紅的一個「這人是來求和的」標題而破局,國民黨決定停止出團。這個決定,毋寧令人遺憾。
儘管大陸國臺辦已即時發出澄清,李紅也透過媒體作了解釋,但「求和」2字含有輕蔑意味,爲了黨格、國格,江啓臣硬起來,展現國民黨的骨氣。
「議和」之事,自古已有之,春秋時代稱之爲「行成」,也謂之「平」,唯有雙方平等,展開談判,以獲得共識,才得以「成」,如若任何一方擺出高姿態,甚至以嘲訕的言語評說此事,都是無法教人忍受的。李紅輕率的發言,導致和平契機喪失,凸顯兩岸民間愈來愈不信任的危機,固是一樁遺憾;而國民黨僅從維護尊嚴的角度,輕易放過了這一個良好的機會,也是一樁憾事。
戰爭的可怕,是人人皆知的,老百姓生命財產的損失及戰後殘破的慘狀,思之讓人不寒而慄。身當危局,只要有一絲絲和平的可能,任何人都責無旁貸。春秋之際,晉楚兩大國相爭,夾處於兩強之間的宋國,最是爲難,因此先後有兩次的「弭兵」之盟,由宋國大夫華元及向戌居間斡旋,終於達成協議,使宋國免去了生民塗炭之苦。儘管這只是短暫的和平,而且必須以納賦貢獻爲代價,未必是公平的,但卻使老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是以後世對華元、向戌都有相當高的評價。
臺灣目前情況與宋國非常類似,中美兩國爭霸交鋒,皆以臺灣爲籌碼,無論誰勝誰負,受害最深的一定是臺灣老百姓。主政的民進黨,孤注一擲,押注於美國一邊,言聽計從,甘爲前驅,任何人都可以窺出其間的危險性。國民黨雖是在野黨,儘管弱小,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面對此一危險局勢,當然不能沉默,如何擔當起兩岸的潤滑劑,避免臺灣淪於戰場的窘境,謀求兩岸的和平,是責無旁貸的事。如果是僅僅以尊嚴爲辭,無疑辜負了500多萬支持者的期待。
華元、向戌的「弭兵之盟」,唯一的禍患是兩大之間的小宋必須忍受大國的剝削;而臺灣的狀況則與此大不相同。民進黨的選邊站,等於是默認了接受美方予取予求的剝削事實,昂貴的武器、滲毒的豬牛,早已證明了這點;而大陸方面,儘管情勢緊繃,卻還有百萬以上的臺灣子民在對岸打拚。國民黨如果輕易棄守「和平」的努力,一旦戰事爆發,城下之盟無論是與誰簽訂,臺灣的處境都會比宋國還要悽慘。
「求和」是迫不得已,這是李紅說的,國民黨已經對此發表嚴正的聲明,也讓大陸國臺辦及李紅都作出了澄清;「議和」是未戰之前,謀求一切可能避免戰爭的手段,以對等的立場,存異求同。國民黨固不必「求和」,但絕對不能放棄「議和」,這是國民黨的重責大任。
這次的「求和」風波,已無有轉圜餘地,「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國民黨應以此事爲借鏡,致力於兩岸對等的民間交流,爲未來兩岸間的和平作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