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問“你信中國搞種族滅絕嗎”,菅義偉打起了太極

【文/觀察者網 鞠峰】

連續和美國發布妄議中國內政的聯合聲明,搶下和美國總統會面的“頭香”,日本首相菅義偉把自己活成了拜登的“頭號盟友”(ally in chief)。

訪美期間,菅義偉在見過拜登的第二天(當地時間17日)接受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專訪。

除談及奧運會和日美關係等常規話題,訪談3分之1的內容有關中國。菅義偉在承認穩定日中關係重要性的基礎上,大談日美代表所謂“國際價值觀”,妄稱要“堅持要求中方採取行動”。

被西方記者問“你信中國搞‘種族滅絕’嗎”,菅義偉不願直接踩中方的“紅線”,只能打起太極,翻出去年在聯合國的一次“舊賬”,以證明自己與美國站在同一立場

菅義偉接受《新聞週刊》專訪

《新聞週刊》的總編輯和華盛頓首席記者問菅義偉,近期所謂“國際社會”批評中國的聲音逐漸高漲,尤其是在人權和香港問題上。在現在的環境下,菅義偉是否願意前往北京參加雙邊峰會,或者邀請中方訪日?

菅義偉稱,中國是日本的重要鄰國,和中國保持穩定的關係,不僅對兩國至關重要,對於地區和國際社會也是。

“但是,兩國間還有懸而未決的議題,包括你提到的那些挑戰,”菅義偉又說,“解決這些挑戰不僅對中美,對國際社會也是重要的。”

菅義偉宣稱,爲了確保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繁榮,日方政策是繼續借助高層對話和其他機會“堅定地提出應該被提出的主張,堅持要求(strongly request)中國採取具體行動。”

關於訪問的事,菅義偉推脫道“國事訪問方面,現階段我們必須努力解決疫情,現在我們不能確認具體日期。但我想重申,和中國保持穩定的關係至關重要。”

16日傍晚,菅義偉在結束與拜登會談後訪問林肯紀念堂

“你信中國搞‘種族滅絕’嗎?”《新聞週刊》玩起西方媒體的老套路,在人權問題上挑事,“在特朗普政權的最後時刻,蓬佩奧用了‘種族滅絕’,布林肯也使用了這個詞。”

“這(污衊中國‘種族滅絕’)也是日本政府的立場嗎——既然現在這是美國政府的立場?”記者問。

菅義偉則打起了太極:“如我反覆強調的一樣,日本政府的一貫政策,是弘揚包括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在內的國際基本價值觀,我相信即使中國也應該維護這些價值觀。”

“關於新疆和香港,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已經有過聲明。”菅義偉含糊其辭,“日本是惟一認同對(中國人權)現狀描述的亞洲國家。”

這裡必須補充,菅義偉這裡說的“聯合國聲明”,是指去年10月6日,德國牽頭的美國在內39個國家,又以人權爲藉口干涉中國內政,對涉港涉疆問題表示所謂“嚴重擔憂”。當時,日本是惟一一個對聲明簽字支持的亞洲國家。

新華社去年10月7日報道,當時這份荒唐無稽的聯合聲明,立即被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駁斥。

近70個國家呼應中方立場

,會場內形成了支持中國的強大聲勢,再次挫敗了美國等少數國家抹黑中國人權狀況的圖謀。事後華春瑩評論“公道自在人心”。

去年10月6日 古巴代表在聯大會議上發言支持中國 新華社視頻截圖

關於美日關係,記者問菅義偉“許多分析人士稱,美日關係現在與美英‘特殊關係’處於同等地位,你怎麼看待美日關係,日本替美國在地區內扮演了什麼角色?”

菅義偉宣稱,日美同盟由“民主自由人權”等國際價值觀牢牢綁定,是“‘印太地區’和平和繁榮的基石。特別是現在的地區形勢下,安全環境越來越嚴峻,日美同盟的重要性也達到新高度。”

菅義偉稱,日美將主導引領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並在多個多邊框架下傳播“國際價值觀”,包括美日印澳4邊關係。他還強調“要加強區域合作夥伴關係,應對緊張的區域局勢。”

此外,《新聞週刊》還問及“日本自衛隊是否需要更大的靈活性,應對地區局勢”,以及日本修憲的相關問題。

菅義偉強調了修改憲法是自民黨數十年來的目標,以及黨的一貫主張;介紹了自民黨在國會的努力,也承認修憲並不容易。

訪問最後,菅義偉回答了日本抗擊疫情的問題,並表達了舉辦一屆“安心安全的”奧運會的希望。值得注意的是,記者沒有問及關於福島核廢水排放的問題。

針對這次專訪,《新聞週刊》發佈專題文章稱,在美國和中國關係緊張之際,拜登將日本視爲“頭號盟友”。

菅義偉以“頭號盟友”的稱號 上《新聞週刊》封面

日本共同社報道,18日,菅義偉結束訪美日程回國抗擊“第四波”疫情。最近,日本受變異新冠毒株影響,疫情反彈,日新增又破4000人大關。據悉,菅義偉下一步計劃訪問印度和菲律賓。

上月,日美2+2聲明對中國內政指手畫腳,日方被我外交部批“仰人鼻息”,與美國“狼狽爲奸”。4月16日菅義偉和拜登會談後,又時隔52年,將臺灣寫入美日首腦會談聯合聲明。

16日下午菅義偉與拜登一對一會談 (圖自拜登推特)

外交部19日迴應稱,美日不代表國際社會,沒有資格定義國際秩序,更沒有資格將自身標準強加於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9日稱,“在人權問題上,日美兩國是對中國人民世界人民欠賬的。日美應該做的,是切實反省並糾正自己的侵略歷史和侵犯他國人權的錯誤行爲,而不是打着人權幌子,行干涉中國內政之實。藉口人權問題抹黑他國形象,破壞他國穩定,遏制他國發展,中國人民不答應,世界人民也不答應。當務之急,日本應正視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嚴正關切,本着對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健康負責的態度,立即停止實施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決定,停止損人不利己的行爲。”

延伸閱讀:

菅義偉訪美結束:小心翼翼對照資料宣讀"中國影響"

“原本是要邊吃漢堡邊談的,結果我們完全沒碰(食物),只顧講話了。”日本首相菅義偉16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之後向記者描述了兩人的會面情形,雖然這一句話看似輕描淡寫,但其潛臺詞則是強調兩人聊得熱絡。

拜登與菅義偉16日一對一會晤,僅翻譯在場,桌上擺着漢堡。圖片來自拜登推特

16日,日美首腦一對一會談持續了20分鐘,隨後擴大爲小組會議,整個過程共持續了兩個半小時。會後,拜登形容會談“富有成效”:“我們迎來了美國和日本友誼的新時代”,菅義偉也附和稱會談“成果豐碩”。

美日媒體報道均指出,會談的首要議題是中國。

美日首腦會談後雙方發佈題爲《新時代的美日全球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其中寫入了“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此外,美國重申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並承諾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手段協防日本。

對此,中國外交部4月17日表示,美日聯合聲明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美日聯合聲明還提到“美國和日本認識到與中國進行坦誠對話的重要性”,“承認有必要在共同關心的領域與中國合作”。

“在中美之間,雖然日本很顯然選擇了美國,但這並不意味着日本要與中國爲敵。日本的使命之一是鞏固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 慶應義塾大學綜合政策學部教授中山俊宏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此次首腦會談顯示出日本和美國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由於日本在經濟層面與中國關係緊密,故避免日中關係惡化的意願也很強烈。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科教授中西寬對澎湃新聞分析稱,除部分領域外,日本都不願與中國“脫鉤”,“日本期待儘可能成爲中美對話的窗口和橋樑。”

菅義偉訪美幕後

2017年,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晉三在華盛頓拜會剛剛勝選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彼時特朗普緊緊拽住安倍的手不放,整個過程持續近20秒,這極其尷尬的一幕至今仍被調侃。不過,無論如何,安倍贏得了特朗普的歡心。

自菅義偉上臺以來,他一直被輿論認爲外交手腕不夠,故與拜登的首次面對面接觸成了他執政以來最重要的外交考驗之一。從訪美全程來看,菅義偉並無明顯差錯,還向外界展示出了兩國首腦之間的親密感。

拜登與菅義偉16日在白宮會面。圖片來自拜登推特

在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拜登稱呼菅義偉爲“義”(Yoshi),而菅義偉也稱拜登爲“喬”(Joe)。《紐約時報》報道稱,在白宮玫瑰園時,拜登一開始曾錯誤地稱菅義偉爲“Yosi”,隨後又予以更正,這一細節顯示出菅義偉已成功維護了日本最重要的同盟關係。

此外,美日雙方會談全程持續2個多小時,也比原定時間長。隨行人士向日本共同社透露,近期在美國高爾夫球大師賽上奪冠的日本選手鬆山英樹也成了拜登與菅義偉兩人交談的話題,“他們聊得很盡興。”

會前,儘管美日雙方都表示有意向發表聯合聲明,但均沒有給出明確表態。據共同社18日報道,在發表聯合聲明之前,兩國圍繞聯合聲明進行了多次交涉,如就臺灣問題進行溝通時,日美雙方立場就有所不同。

相關人士向日媒透露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在日美首腦會談前曾密訪日本,與日本政府高官舉行了磋商。通過一系列交涉,日美雙方就聲明內容基本談妥:不直接寫明臺灣,而使用“臺灣海峽”的措辭,同時提及與中國對話的重要性。

除了美方的提前密訪,日本方面實際上也提前爲美日聯合聲明做了鋪墊。據《朝日新聞》報道,在菅義偉啓程赴美途中,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16日上午對記者說,“臺灣周圍的安全環境變得愈加嚴峻”,並聲稱“大陸和臺灣的軍事力量已經失衡。”

日媒分析稱,雖然菅義偉本人在對華外交方面較爲謹慎,但由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和副首相兼財相麻生太郎提出了建議,所以他才決定聯手美國邁出新的一步,“美國、日本和中國似乎走到了又一個歷史的三岔路口。”

美日對中國“關注”存溫差

儘管美日首腦會談對中國給予了較高的關注度,這也在很多人意料之中,但是菅義偉和拜登對多個涉華議題的立場存有“溫差”。

經過近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日本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日益密切,因而日本不得不忌憚與中國關係破裂可能帶來的巨大沖擊。《紐約時報》17日報道稱,菅義偉在記者會上談及“中國影響”時小心翼翼地對照資料宣讀,關於臺灣問題,菅義偉並沒有對中國發出警告,僅簡單重複聯合聲明中的內容。

相比之下,拜登全然不避諱自身對華立場。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多方分析認爲,拜登政府釋放的戰略信號十分明確——美國將致力於重新鞏固美日同盟核心,並同時促成“美日澳印四國統一戰線,以對應中國的全方位挑戰”。

在最新美日聯合聲明中,美日再度強調“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而上次美日首腦聯合聲明提及臺灣還是冷戰高峰時期的1969年11月,彼時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在華盛頓會晤了到訪的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

日本國際交流中心研究員、早稻田大學大學院亞太研究科助理教授本·阿西奧內(Ben Ascione)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從日方的角度來看,聯合聲明中針對臺灣的話語屬於日本外務省一直以來的“標準表述”,“今年3月‘美日2+2’會議中就說過,這次只是將其寫入聲明。有報道稱美國希望日本對臺灣問題有更強勢的表態,顯然日方不答應,因爲日本只希望維持現狀。”

相比臺灣問題,日本更爲關心的議題或許是釣魚島問題。在聯合聲明中,美國再次重申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對此,中西寬認爲,日本其實希望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有更強硬的表態,期待美國可有關於釣魚島主權歸屬的表態,然而美國並沒有這麼做。

另外,美日聯合聲明還對中國的人權問題指手畫腳。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4月1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在人權問題上,日美兩國對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是有欠賬的,“日美應該做的是切實反省,並糾正自己的侵略行徑和侵犯他國人權的錯誤行爲,而不是打着人權幌子行干涉中國內政之事,藉口人權問題抹黑他國形象、破壞他國穩定、遏制他國發展。”

“雖然日美合作將進一步深化,但日本因受限於憲法,故在安保政策上不會做出激進的改變。”阿西奧內認爲,儘管眼下拜登政府的亞洲政策還未成形,但可以看出亞太地區是其外交政策的一個重點,而中國又是重中之重,“日本有潛力在中美競爭之間扮演橋樑角色,推動良性競爭。”

“新時代的同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聯合聲明題爲《新時代的日美全球夥伴關係》,但其中有很多老生常談的“冷飯”,如“重申日美同盟不可動搖”、“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深化包括網絡和太空領域的防衛合作”等。

不過,聲明中以 “新時代同盟”爲小標的內容則有一些新看點,該小標下的內容聚焦於美日兩國高新科技、抗擊新冠疫情、氣候變化、清潔能源方面的合作。同時,美日兩國還重申了對5G網絡安全性和開放性的承諾,並強調“可依賴的供應商非常重要”。

拜登在16日的記者會上稱,5G是美國幾乎沒有涉足的領域,而中國公司已經在東南亞、拉美、非洲和中東大部分地區開始了建設工作。

根據白宮16日發佈的美日合作概況,美國和日本將研發和部署安全網絡和包括5G和6G在內的先進信息與通信技術(ICT),來增強數字領域的競爭力。美國已承諾投入25億美元,日本將投資20億美元。

在氣候問題方面,日美兩國承諾各自到2050年溫室氣體的整體排放爲零,兩國還建立了“美日氣候夥伴關係”,其包括履行《巴黎協定》、開發部署清潔能源、支持“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國家的“脫碳”行動等。

不過,拜登政府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對日本的要求遠不止於此。據《紐約時報》17日報道,白宮一直敦促日本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量削減至2013年水平的一半,並希望菅義偉在4月16日的記者會上宣佈停止投資建設海外燃煤發電廠,但菅義偉當天對此並未多言。

“儘管日本政府設立了可說是雄心壯志的目標,但其對於快速轉向可再生能源的態度依然是消極的。”中西寬說道。

此前,日本曾希望利用核電來逐漸代替煤炭發電,然而2011年福島核事故打亂了日本的計劃。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最新的報告,目前全日本共有150座煤炭火力發電廠。由於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領域起步較晚,日本的可再生能源轉型之路並不容易,該國政府希望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較2021年可提升40%。

此外,拜登和菅義偉還建立了新的“競爭力與韌性(CoRe)夥伴關係”,聯合聲明稱,這一夥伴關係將確保“兩國領導可持續、包容、健康、綠色的全球經濟復甦”。

“日美首腦會談和聯合聲明涉及安保、經濟、氣候變化等諸多領域,顯示出日美兩國展開了更加廣泛的合作。” 阿西奧內分析稱,過去4年,日本小心翼翼地維護日美同盟,對美外交的重心是避免特朗普觸發一些“災難性”舉措,例如撤回駐日美軍或者是收回對日本的核保護傘,“而拜登上臺後,日本可以拋開這樣的擔憂,將重心轉移到如何更好地合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