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誰依賴誰

(圖/達志影像

在兩岸對抗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任何風吹草動似乎都能激起脣槍舌劍。前不久一組兩岸最新貿易資料的公佈就引發爭鋒相對的解讀。一方大談臺灣大陸市場依賴度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則反脣相譏大陸十分依賴臺灣。事實上,臺灣依靠大陸,大陸也需要臺灣,兩岸經貿相互依賴纔是真相。與其互噴口水或者逆經濟規律而動,不如認真思考如何深化與優化兩岸融合發展

首先,大陸市場對臺灣的重要性衆所周知。自本世紀初兩岸先後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兩岸貿易規模迅速擴張,大陸開始成爲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據大陸方面的統計,2020年1至11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是2356.9億美元,佔大陸進出口貿易額的5.4%。其中,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高達1277.3億美元。而據臺灣方面的統計,2020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佔同期出口總額的43.8%,到達十年來的最高值。大陸作爲臺灣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的地位無可撼動。

其次,大陸經濟對臺灣的依賴似乎鮮爲人知。大陸涉臺學者王建民就曾指出,臺灣高度依賴大陸出口市場的另一面,就是大陸對臺灣進口市場的依賴,特別是晶片高科技產品美國對大陸採取高科技封鎖進一步強化了大陸對臺灣高科技產品的進口依賴。2018年,大陸從臺進口積體電路產品達974億美元,超過從韓國進口的827億美元,高居世界第一,兩者合計佔了大陸積體電路進口總額的80%左右。去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出口商品中,晶片等高科技產品佔了半壁江山,更不用說臺商對大陸發展的巨大貢獻

再者,對臺灣來說,如果沒有大陸市場的貢獻,臺灣外貿勢必出現鉅額逆差,2020年經濟將難以實現正增長。對大陸來講,臺灣的高科技產品同樣難以替代。如果大陸另求高明或者自力更生,難免遭遇產品質量無法有效保證或者生產成本大幅提高的難題,均不利於大陸企業的發展。臺積電去年以來的「斷供」就讓華爲吃足了苦頭。由此可見,兩岸是典型的相互依賴關係

相互依賴並不總是意味着相親相愛,也可能成爲衝突源頭,特別是理論上依賴較少的一方往往掌握了權力。這也是民進黨當局千方百計擺脫對大陸依賴的主要原因,害怕有朝一日臺灣被徹底「磁吸」或者大陸利用市場優勢打壓臺灣,進而喪失臺灣的「獨立」地位。

然而,一方面,臺灣與大陸經貿「脫鉤」根本是異想天開。前國發會副主委陳建良曾表示,「臺灣無法擺脫大陸經濟,然後找到其他的增長引擎」。「新南向」的慘澹經營就是明證。隨着北京表現出對CPTPP的興趣,臺灣想參與亞太主要的區域經濟整合都繞不開大陸。另一方面,民進黨一切以政治掛帥與臺灣民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衝突的。而大陸的所作所爲恰恰是爲臺灣民衆創造發展機遇,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打造中華民族經濟。

因此蔡政府應當正視兩岸經濟相互依賴的事實,停止意氣用事和做無用功,務實解決兩岸相互依賴中的頑疾,比如臺灣對大陸商品和投資不合理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