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落難黑貓 不悔的勇者

22歲的張立義。(取自網路)

落難時被上帝放棄25年,搞得人生一團亂的勇者,卻在走完艱辛的人生旅程後,最後一次讓國人向他致敬的儀式上,被淡化其英雄色彩,說成是安息主懷,令人唏噓不已。

沒下過地獄的人,不能體會天堂的美好。

一夜之間成階下囚

前空軍35中隊張立義教官於6/12辭世,結束了他苦難而坎坷的一生。

這一生,爲了效忠中華民國,他雖爲俘虜卻不變節,爲了妻女家庭他持守堅貞不再婚,一個原本意氣風發,人人稱羨的第一流戰機飛行員,人生壯年最黃金歲月的25年,老天爺卻給了他最殘酷的折磨,未來國之棟樑的戰將,卻一夜之間成爲階下囚,一個原本美滿的家庭也因此走樣。

他那沒有男主人的家庭,兒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從小就須承受外界異樣眼光和壓力,爲了保護自己,只好學會像穿山甲般蜷縮幽閉,卻造成衆人眼中性格的扭曲和偏差,那種心酸是不足爲外人道,好不容易熬了廿多年長大了,突然有一天,又要面對一個歷盡滄桑的陌生人做父親,而照顧他們多年的父親卻得改叫叔叔,這叫人情何以堪。

如果他笨一點,技術婁一點,或者滑頭一點,不要那麼勇敢,稍微貪生怕死,推掉了這個任務,改飛一般的機種,以他的能力資質,他的人生必定前途無量,好歹也能升個將軍。最起碼也在華航幹個機長,月入數十萬,家庭幸福美滿,錦衣玉食,一生豐厚,成爲人人欣羨的對象。

可是命運捉弄人啊!

「我一定要去,但不一定回來」。

前面已經許多人出事殉職了,他卻不願回頭,軍人的天職,爲了國家他義無反顧,選擇了豪賭的人生,而且一把就輸掉了自己的全部家當,換來一生的傷痕,17年的磨難,共產黨沒有搞垮他,可是回到自由世界,他的長官,他的領袖卻背棄了他,最後老美把他送到美國去收留,名義上是照顧,臺美官方湊了30萬美金,然後利用孳息作爲他的生活費,實際上因爲美國的物價高,也只是勉強度日,因此他到一個老人公寓當管理員,另外在加油站兼職加油工。

而這樣漫無目的的日子,一過也七八年,有家歸不得的悲哀,卻無從申訴,30年前某一天,當他的小學弟,新任駐美武官馮世寬上校,來到加油站看到一臉滄桑的他,站在一輛廢棄的老爺車旁,一眼瞥見車內放滿了衣物,看到此情此景,馮由於小時候全家逃難到香港的痛苦經歷,再加上剛到飛行部隊時,有被下放大屯山系戰管部隊整肅的過往,激起了他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同理心。

回到辦公室後馮想盡辦法回報空總情報署,不斷的協調軍方,爲張學長爭取返臺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再次去看望並輔導張學長,希望能夠化解他的心結,讓心境調整到能夠比較適合返臺 。

經過一段時間的撮合,馮正式獲得上級的同意讓張返臺,他親自通知張大學長,併爲張買好機票,親自陪同出關,一直恭送到機艙門口,看着張上飛機,細心的他早就做好打算,萬一大學長近鄉情怯,臨時生變,馮就馬上掏出原本買好的預備機票「押」張回臺灣,所幸馮事先功課做的足,當天黑貓中隊王太佑隊長也來陪同送行,讓張立義心情非常愉快,稍後飛機在洛杉磯落地,葉常棣趕來會合一同返臺,抵臺後受到了昔日戰友和親友的熱烈歡迎,比起當初謝翔鶴返臺,被學弟孫國安如同戰犯般的羞辱,真是天壤之別。

但是回來又怎樣呢?如果沒有多活這幾十年,忍辱含悲熬了過來,總算在前幾年等到一個象徵平反的獎章,勉強算是回覆了原本應有的榮譽,雖然遲來的正義也是正義,但原本屬於他的美好的人生,卻一去不復返,他一生的摯愛早已不在,沒有了她一同來分享,這些又有何意義呢?

爲國家犧牲小我

人生的際遇其實很無奈,旦夕禍福不是自己能掌控,如果當初他命短,那烈士的下場也就是碧潭的一抔土……換個角度想,他唯一強過的就是他活着回來了,他沒有像其他人或黃榮北一樣橫死在他鄉,至今連屍骨在哪兒都不知道,妻女受盡世態炎涼,貧病交迫,晚景淒涼。

而說到對黃榮北遺眷的援助,軍方只管她曾有短暫的改嫁就與法不合,只有一個善良的劉守仁副司令,任內由夫人幫她們申請了臺北市每月22000元的貧戶及殘障補助,勉予度日,但還是無法解決由於居住環境不良,引起的各種疾病以及不便,以致80多歲50多公斤的遺孀,每天得吃力的抱着七八十公斤中風癱瘓的女兒把屎把尿,常常不慎摔倒求助無門,母女抱頭痛哭,聞者無不鼻酸。

由於從小經歷抗日戰爭的影響,張立義教官和老一輩的空軍飛官一樣,國家觀念非常重,人生如果能夠重來,他說他不後悔當初的選擇,還是會爲國家犧牲小我,他一生的志願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非個人的得失,今天的中共在他眼中就是個痛改前非,爲全體中國人民謀福利的政黨,因此他願意放棄個人的恩怨,站在民族的大義上支持中共建設新中國,其胸懷之寬大偉岸,令人尊敬,但也因爲這樣,他前幾年參加了大陸舉辦的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而被臺獨分子冠上親共的帽子。但以他絕不當漢奸走狗的個性,這樣的指控,反而證明了他一生的高尚志節。

前年他與郭冠英前往碧潭空軍烈士公墓,看到陳懷生那一排衣冠冢都是飛U-2摔掉的,隔壁的是李南屏、王政文,然後空了一個位置,這就是當初空軍爲他設立的衣冠冢,民國71年他被中共釋放後就撤掉了,葉常棣的也一樣,後來他出了一本《衣冠冢外的我》道盡無奈和心酸。

而今他驟逝,馮世寬前部長,接受了老部下的建議,和空軍高層溝通,希望能夠將他葬回衣冠冢原位,讓他回到原本屬於他的位置,也算對他一生爲國受難,有個最崇隆的表彰和肯定,也爲碧潭空軍公墓留下一段佳話,但無奈的是空軍高層卻還是以沒有資料爲由,只能讓張立義教官伉儷,入祀碧潭靈骨樓的夫妻塔位,讓他永遠只能在衣冠冢外……

而今,這一切都將於7/1早上十點半,臺北二殯景仰樓至真三廳畫上句點。

他的告別式,就像他命運多舛的人生一般,原本大家期待,應該由軍方隆重辦理,畢竟他這一生爲國家受難,忠貞不屈,但在子女的堅持下,原本應該是國家級英雄的告別式,也刻意迴歸成一般教徒儀式。

這個落難時被上帝放棄25年,搞得人生一團亂的勇者,卻在走完艱辛的人生旅程後,最後一次讓國人向他致敬的儀式上,被淡化其英雄色彩,說成是安息主懷,令人唏噓不已,或許對子女而言,這個衣冠冢外的父親,他的一生帶給子女童年太多的痛苦,這是他們不願承受的重。

罷了,罷了,誰叫他當初不像吳寶智一樣投降中共,或許會有另一個高官厚祿的人生,不是嗎?

自古英雄皆寂寞,千秋萬世身後名!

教官一路好走!(全文見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