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全球主要城市 廣州3年內造「12小時航空交通圈」

白雲機場二號航廈國際國內出發大廳。(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廣州市政府7日發佈《廣州建設國際交往中心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在2020年將國際航線增至150條,邁向「獨具特色、文化鮮明的國際一流城市」。此外,廣州計劃在3年內吸引更多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興產業;在開展公共外交民間友好交往方面,實施海外華僑華人人脈涵養計劃,並推進嶺南文化在海外傳播

綜合陸媒報導,廣州爲了強化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未來3年推出白雲國際機場第三航站樓和第四、第五跑道建設,規劃建立廣州第二國際機場。廣州計劃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在2020年能達到8千萬人,國際旅客比高達23%,國際航線達150條,與東南亞主要城市形成「4小時航空交通圈」,與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時航空交通圈」。

▼廣州第二國際機場預計正果鎮設立。(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作爲大陸第三大航空中心,廣州建設第二國際機場的意義重大,畢竟北京上海大城市都有兩個機場。據瞭解,廣州第二國際機場的位置初步選在增城區正果鎮,擬在2020年開建,預計在2025年啓用。

除了建設第二機場外,廣州致力建設高效的國際交通樞紐,實施新一輪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速廣州與周邊沿海沿江港口資源整合,打造世界級樞紐港區。廣州計劃到2020年,新增港口通過能力3000萬噸,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6.5億噸,集裝箱國際班輪航線120條。

在提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廣州將成立「廣州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促進中心」,發揮駐美國矽谷等國辦事處作用,實現與全球創新資源的高效對接,並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保護,打造國際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國際風投創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