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是出書最多的總統!口述著作13本 《臺灣的主張》開始正名

李登輝一生臺獨思想濃厚,同時也是史上出書最多的總統。(圖/ETtoday資料照)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歷任總統在卸任後出書是一項慣例,已故的前總統李登輝是歷任總統中出書最多的總統。回顧李登輝一生,他在1999年拋出兩國論之後,在臺灣主權上掀起爭議,而他所強調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也讓李開始成爲影響臺獨運動的重要精神領袖。

爲了闡述個人政治理念和提升個人形象,李登輝是中華民國政治史上出書最多的總統,光是口述著作就有13本,2015年也推出了《新.臺灣的主張》,闡述臺灣歷經16年的2次政黨輪替後的出路。

▲故總統李登輝生前出版的書籍。(圖/翻攝總統府Flickr)

除了早期的《臺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愛心與信心》等較爲專業的書籍外,李登輝分別在1994年出版《經營大臺灣》和1999年發表《臺灣的主張》,其中《臺灣的主張》一書審視了包括中國大陸共產黨與臺灣從殖民民主化歷程,對當時亞洲政權脈絡和臺灣認同發展提出諸多整理、思考、反省,期許,與當年拋出震撼國際的兩國論不謀而合。在千禧年來臨之際,試圖翻轉整個臺灣的定位與走向,也不難看出李善用宣傳、懂得抓住時機點的謀略性格

接着,在前總統陳水扁面臨第一屆總統任期屆滿時,李登輝接連出版《武士道解題做人的根本》、《見證臺灣:蔣經國總統與我》、《李登輝總統照片集》等包含口述相關著作。

2008年,前總統陳水扁卸任總統,李登輝在市面上又有了《李登輝總統訪談錄》、《一個臺灣人總統的誕生:李登輝總統口述訪談菁華》等書,出版時機點都剛好選在大選正熱時,再度印證李登輝善於掌握政治氛圍,保有自己政治舞臺影響力

▲李登輝善於掌握政治時機點與吸引媒體的目光。(圖/ETtoday資料照)

2009年,國民黨拿回中央執政權的第一年,李登輝再接再厲,出版了《最高領導者的條件》,在書中以曾擔任國家領導人角度爲出發,將自身經驗和研究融入,旨在幫助民衆選出理想優秀的領導人,督促領導人做好且創造社會更多的幸福。

沉寂了4年後,李登輝又出版《爲主作見證:李登輝的信仰告白》與《二十一世紀臺灣要到哪裡去》,其中,《二十一世紀臺灣要到哪裡去》內容中痛批了兩岸所謂的「維持現狀」,是無限期地延擱自己的內在所求,以閉鎖的心態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隨意漂流,「這絕非當家作主應有的認識,改造新時代臺灣人的心靈狀態,也是本書的目的」,清楚表明了具有臺獨精神的意識,而此書也是在中國大陸主席習近平上臺約半年後所出版的。

2015年的臺灣,前一年經歷318學運,而下一年又幾乎肯定地要迎來民進黨的政權輪替,在臺獨意識與公民覺醒高漲的氛圍下,此時李登輝出版了《新.臺灣的主張》一書,內容與1999年的《臺灣的主張》相呼應,他在書中強調,「新臺灣、新臺灣人一定要基於使命與責任,彰顯自己的存在,創造新歷史的主張至今仍未改變」。他希望重新指引臺灣未來該走的方向,盼望新臺灣人要團結一致,跨越差異合力鞏固臺灣,以對抗企圖統一併吞臺灣的中國。

回顧李登輝一生的出版的著作和相關書籍,除了能明白李登輝極力闡述自身的政治主張、人格精神外,他對於臺灣、大陸乃至整個東亞的發展與期盼,也透過著作一一地呈現;李登輝早年常被外界批評權謀極深,而晚年時又因爲屢屢發表驚人言論而飽受爭議。不過,透過書中的內容就可發現,其實他精於嗅出政治氛圍,善於傳遞政治理念,一切言行舉止早就有脈絡可循,而這也能解釋追隨其精神思想的羣衆,爲何將李登輝定位在「臺灣之父」而不敗的原因。

李登輝生平:●1923年1月15日出生●臺北市院轄市)第4任市長(1978年6月9日-1981年12月5日)●臺灣省第11任省主席(1981年12月5日-1984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第7任副總統(1984年5月20日-1988年1月13日)●國民黨第2任黨主席(1988年7月27日-2000年3月24日)●中華民國第7(繼任)、8、9任總統(1988年1月13日-2000年5月20日)

▼李登輝一生所闡述的政治精神和理念,被其追隨者譽爲「臺灣之父」。(圖/本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