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臺灣產業無「網」不利 投資「軟」實力

規模化策略與商業模式是創投重點現金流創造力是股東最愛

文.李國任(Mike Lee) 攝影.鄭暐琪

講起網路,筆者算是相當現實的使用者,好用就用,不好用沒新意就drop掉,不過這其實也是一般使用者最簡單的行爲,不會有一廂情願的使用者的,東西一定要好用纔有回購,而這個迴流、回購,在網路世界黏度,是早期投資的重要指標之一。其實六年前我還在念碩士時就很少用成大的BBS(夢之大地)跟無名小站了(賣給雅虎奇摩後於2013年底正式結束服務),因爲當時我已經熱愛地圖日記,算是郭家兄弟產品早期愛用者。由於大學時不太愛念書創辦兩個國際社團,結交許多國際學生朋友,有用過一小陣子MySpace,但當Facebook出現後,我便直接drop MySpace,擁抱臉書帶給我聯繫溝通上的方便。當時大家還是用MSN,後來微軟買了Skype,我就砍了MSN,電腦上通訊軟體儘量維持一∼二個就好。那些年,臺灣大約比較有名的電子商務網站是PayEasy或FashionGuide,消費者幾乎是以年輕女性爲主,由於當時臺灣電子商務纔剛成熟,沒有太多的競爭,能夠透過行銷獲得關注的網站幾乎都能賺錢。全球的網路世界,幾乎是美國企業主導的創新應用,而臺灣在這個領域亦是經常跟着美國的發展而演進,約莫是2008經濟危機後,以中、韓爲主的亞洲網路圈扛霸子才陸續受到全球產業投資人的重視。

電商京東爲阿里巴巴打前哨戰

最近全球網路圈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中國電商霸主阿里巴巴(Alibaba)上市在美提出IPO,沸沸騰騰的,估值竟然喊到二千五百億美元。在此同時,大陸第二名電商京東(JD US)於臺北時間五月二十二日晚上上市,投資人以十五倍超額認購,募得十八億美元,首日漲幅10%,估值來到260億美元,亦優於預估的二四六億美元,顯示美國股民對於大陸電商相當有信心,也爲剛在美提出上市申請的阿里巴巴打了前哨戰。其實阿里巴巴上市,我個人覺得沒什麼好意外的,一間公司成長到年營收逼近百億美元,又身處這麼龐大的消費市場,有這麼多專業經理人需要舞臺,線上線下服務(Online 2 Offline)又還有太多東西可以做,根本做不完,有企圖心想經營巨擘等級企業的創業者,都會選擇讓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主要戰場上市。不過中國的網路圈這十年來中西大戰及彼此競合真的相當精采,值得注意。除了中國搜尋巨頭百度力戰全球搜尋巨擘Google,政府及中國社羣小霸主人人網讓全球社羣一哥Facebook無從進入、中國電商盟主阿里巴巴自從以淘寶網逼走eBay後不斷創造不同電商模式甚至透過策略併購開發號稱「地網」的物流與圖資系統,滿足中國及海外市場,年交易額甚至一度已超過Amazon及eBay總和,中國通訊軟體天王騰訊(Tencent)從QQ通訊服務起家到推展出威震八方的微信(WeChat),在中國網路中佔有前端地位也差點把韓商NAVER的LINE打趴。

從騰訊與阿里巴巴的互別苗頭,到從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Sina Weibo),騰訊自行推出騰訊微博(Tencent Weibo)開始,彼此在社羣、電商、行動通訊就不斷較勁,到進幾年攜程網(Ctrip)及百度投資的去哪兒網(Qunar)都在美國風光上市後營運穩健,這些在不同領域起家的中國網路巨頭們彼此都想進入對方的領域,試圖讓網民們不論手機怎樣滑或是滑鼠怎樣滾,都在自己的服務介面上,準備系統性地吸眼球、吸鈔票。中國的網路巨人驚豔世界我不諱言地說,縱使臺灣網路及軟體創新者充滿創意與細膩,在全球來說算是仍相當有競爭力,但中國網路及軟體創新者的競合概念及規模,早已不是臺灣所能比擬,甚至連今年全球社羣一哥Facebook買Whatsapp都已經趕不上潮流,或許這跟美國individualism文化因素深深相關,但商業的世界講求是市場能力,中國的網路巨人已然驚豔世界。除了騰訊、阿里巴巴、百度、攜程網、去哪兒網及以防毒軟體起家的奇虎360各據山頭外,中國行動軟體與網路應用當紅炸子機應該是小米創辦人雷軍孕育出的小米軟體生態系,小米並非單純的手機制造商,它的成功來自於精準且有爆發力媒體行銷操作及開創具個性化的軟體應用及開放創新平臺,讓使用者的回饋建議直接成爲軟體創新的基礎,並藉此產生市場話題來強化行銷,精準抓住產品創新與媒體行銷的循環。故也難怪小米創辦人雷軍會說小米是個軟體公司,就我來看,小米生態系則是十足的物聯網生態系,透過行動載具,以軟體爲核心來服務使用者。臺灣年輕人實力 不遑多讓中國網路軟體的崛起其實也跟臺灣有不少淵源,但這不是這次文章的重點,希望透過這次專文,協助投資人多瞭解對臺灣年輕人在搞的網路、軟體到底存在怎樣的投資機會。回想起六七年前的我,大概就只用Skype、地圖日記跟Facebook,其實當時矽谷的網路、軟體纔剛開始流行、崛起,臺灣這邊當時較爲活躍的大概是無名小站、噗浪(Plurk)及FundP等爲主的臺灣網路先驅們所建立的平臺。

當時我正配合目前服務於Sequoia Capital的朋友進行New Venture Creation一書的編撰,特地收錄超過三十間我認爲臺灣這邊超有potential的公司,其中網路部份包含後來被國際團購巨人Groupon買走的地圖日記,其實2009~2011的那些年正是臺灣網路圈起重大變化的年代,四年多來,這個巨大變化後面最重要的推手莫過於林之晨(Jamie Lin)向矽谷YC取經所推動的appWorks 育成創投模式。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718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