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歐日貿易協定 臺灣有機會?

從歐盟與日本積極合作看來,臺灣是否也該有所省思借鏡歐日結盟,臺灣從企業政府都不該忽視這些發展,且要能借力使力,才能帶動經濟成長。

文/洪寶山

六月營收公佈,蘋果供應鏈報喜,帶動臺股大漲,股王大立光再創天價臺積電、鴻海也很強勢,爲臺股萬點當起點背書,除了這些檯面上響叮噹的企業,臺灣還有更多隱形冠軍世界各個不同角落發光發熱,我們真的應該爲這些企業喝采。

市場再怎麼小、再怎麼受侷限,有能力自會找到出口,在逆境中創造一番天地,臺灣從小企業到大企業,例證比比皆是。當臺灣聚焦在年金改革前瞻預算砍不砍的爭議中時,《理財週刊》必須帶大家正視全球正在發生的重要議題,只有拉高視野、看見世界,才能找到更好的發展。

那就是歐盟和日本即將達成貿易協定,這將是史上最大的貿易協定之一,這個談判歷經四年,雙方以超越TPP的開放程度目標。從經濟規模貿易量來看,合計歐盟和日本雙方GDP佔全球28.4%,貿易總量合計佔全球36.8%,僅次於TPP的38%及RCEP的29.4%,略大於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的26%,日歐貿易協定的重要性從這些數字可明顯看出。

歐盟和臺灣的貿易情況又是如何?在2015年對臺灣貨品出口達185億歐元,爲歷年新高,進口額255億歐元,也是2008金融海嘯後最高,雙邊貨品貿易額439億歐元,創歷史新高。2016年雙邊貿易額來到457億歐元,再創新高。臺灣成爲歐盟全球第十九大貿易伙伴,歐盟則是臺灣第五大貿易伙伴。

對日本來說,川普上臺後讓TPP前途未卜,極需其他市場取代,日歐貿易協定的完成相當重要。對歐盟而言,英國退出帶來重傷,川普上任後美歐協商中的「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TIP)告吹,歐盟也需要其他市場來彌補,歐盟與日本剛好填補彼此的需求。

從歐盟與日本的積極合作看來,臺灣是否也該有所省思。一方面由於日本與歐盟間商品免稅,臺灣有哪些產品會受衝擊,又該如何因應?或有些是臺商提供零組件給日本,未來若該日本產品增加對歐洲出口,同時會帶動對臺灣零組件需求,反而是助益

路是人走出來的,借鏡歐日結盟,臺灣從企業到政府都不該忽視這些發展,且要能借力使力,才能帶動經濟成長。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第881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