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貨幣戰再起
文/洪寶山
中美貿易談判破裂,全球股匯市大震盪,恐將掀起新一波亞幣競貶潮。以新臺幣來說,這幾日外資持續匯出避險,五月十四日新臺幣以三一.一二八元兌一美元作收,已連五貶,並創下兩年三個月以來新低。相對,被市場視爲避險貨幣的日圓處於強勢,最近兩週,日圓兌美元已升值超過一.五%。
短期內日圓易漲難跌,如果要用新臺幣換日圓,可選擇線上結匯、外幣ATM領鈔、外幣帳戶線上換匯再提領等管道,會稍微便宜些,或是採取「分批買進」,可平均分攤匯率成本。
除了日圓較爲強勢,亞洲匯市幾乎全趴。其中因南韓跟臺灣是出口主要競爭國,韓元表現尤其要緊盯。韓元從四月底開始大幅貶值,合計今年以來貶值幅度已達到六.二七一%,是亞洲貨幣今年表現最差。主因南韓第一季經濟成長率萎縮,政府要以匯率貶值來救出口。可想而知,出口表現不佳主因就是來自於貿易戰,由於亞洲國家主要出口項目是中間材,以中國組裝爲主、東南亞爲輔,最後銷往美國消費市場,美中貿易戰絕對直接影響到亞洲國家的出口表現,而爲了因應出口減緩,亞洲國家被迫要讓貨幣貶值來救出口,已是必然的結果。
從貿易戰到貨幣戰,其實貨幣戰更加可怕,直接影響到生活層面,沒人躲得掉。貨幣戰爭一旦爆發,我們該如何避險?小至老百姓,大到國家,黃金永遠是關鍵,一向是避險第一選擇。但時代變了,黃金是傳統的避險工具,雖然在中美貿易戰中價格有些上漲,漲幅也只有一%,這一波漲幅最大的是比特幣。上週比特幣纔剛突破六千美元,現在更進一步向上竄升,直衝八千美元,創下二○一八年七月以來最高價格。雖然漲幅大,但也必須提醒,比特幣價值波動極大,在擔任避險工具這個角色上仍不穩定,投資者宜小心爲上。
從股票投資來看,要尋找的標的就是美元升值受惠股,對以美元計價出口的產業、外銷比重高的臺廠均可納入,其中又以紡織、製鞋、工具機、汽車零組件、營收優異的電子股等營運狀況佳者爲首選。
變動中找機會,危機就是轉機。貨幣戰開打,投資人只要投資有道,不但可以守住荷包,更能放大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