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巨人搶先發表2奈米 三星得利? 衝擊臺積電看這件事

IBM發表首創2奈米晶片製程(資料照/路透)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發表新一代電晶體架構環繞閘極(GAA)技術的2奈米制程晶片,比起當前最先進的7奈米、5奈米制程晶片,2奈米制程電晶體密度更高、增加 45% 效能能源效率提升達75%。至於目前在3奈米、甚至是2奈米制程投入大量研發資金的臺積電、三星電子,IBM是否會對市場投入巨大影響,以實驗室的結果到量產實際上是兩個不同層級的問題來看,IBM本身不太可能造成威脅,但這已經足以證實,2奈米制程GAA技術的可行性,三星是否可能採用IBM技術來生產先進製程晶片,將成爲觀察重點。

由於IBM這家存續百年以上、開拓電腦事業發展的科技公司,在1940年後的LOGO標誌都是以藍色爲主,也被業界稱作是藍色巨人。IBM發佈的報告指出,隨着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的應用以來,對於製程名稱電晶體面積敘述已經失去實際意義。IBM 的2奈米制程號稱在150mm²的面積中塞入500億個電晶體,平均每平方公釐是3.3億個。

積電和三星的7奈米制程大約在每平方公釐是9,000 萬個電晶體左右,三星的 5LPE 爲1.3億個電晶體,而臺積電的5奈米則是1.7億個電晶體。包括臺積電、三星在進入20奈米以下製程,開始採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成功克服面臨的物理極限,但隨着進入3/2奈米制程,新的物理極限再度出現,GAA技術就成爲關鍵

GAA技術有分別有采用奈米線做爲電晶體鰭片的GAAFET,另外一種則是奈米片形式的較厚鰭片的多橋通道場效應電子電晶體 MBCFET,一般大多是以GAAFET來描述。

GAAFET早在1988年就問世,該種設計更有效擴張接觸面積,理論上讓性能功耗大幅改善,但在當時電晶體通道只能加寬1或2倍,精度難以控制,甚至使得效率變差,導致FinFET更早一步被業界踏入先進製程領域廣爲使用。

IBM早在2015 年就發表 7奈米制程,但一直到去年8月纔有第一個商用化產品出現。臺積電7奈米制程則是在2018年4月開始量產,並在2020年跨入5奈米制程,甚至預計在2021年預計推出5奈米制程強效版,2022年下半年將量產3奈米制程,與5奈米制程同家族的4奈米制程預計同年量產。對此,三星則是在2019年推出7奈米制程,並直接使用EUV技術,2020年推出5奈米制程,雖然三星試圖追上臺積電,但在良率方面,臺積電仍以優於同業的表現獲得多數客戶青睞。反到是同樣是半導體巨頭英特爾,要等到2023年纔會投產,並聲稱機會與臺積電等合作伙伴生產晶片。

回到IBM發表的2奈米制程GAA技術,過去IBM曾有晶圓代工部門,後來拆分併入包括AMD等美國半導體廠商合併成爲的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現在已經把晶片委由三星代工生產,並在紐約州阿爾巴尼(Albany)仍保有一座晶片製造研發中心來試產,並與三星和英特爾簽署聯合技術開發協議,讓這兩家公司可以使用IBM技術來生產晶片。

也就是說,IBM的技術若能順利提供給三星使用來生產晶片,的確可能對臺積電會有部分影響,但從實驗室成果轉到實際生產有一大段差距。另外,臺積電3奈米制程預計繼續採用FinFET,也是對該公司的微縮技術相當有自信。據臺積電所述,該公司在FinFET架構擁有優於業界的技術,在過去的製程技術上,電晶體密度、FinPitch表現上也更優秀,讓臺積電可以更有效控制成本,協助在3奈米制程有機會繼續勝過三星。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指出,臺積電2奈米制程將轉向採用GAA架構,提供比FinFET架構更多的靜電控制,改善晶片整體功耗。

至於三星日前提出自家GAA技術細節,包括在與該公司的7奈米LPP製程相比,3GAE 製程可以在同樣功耗下提高性能30%,或是在同樣頻率降低功耗50%,電晶體密度提升80%。三星還指出,3奈米制程MBCFET 技術將會在 2022 年投產。

據《中央社報導,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指出,IBM發表2奈米制程對於半導體產業是一件大事,象徵着GAA架構的可行性,讓臺積電、三星朝着2奈米制程研發加速,雖然這可能使得臺積電的競爭壓力增加,但臺積電有着衆多客戶,可以有效縮短學習曲線、良率提升以及降低成本,同時又較三星這類的垂直整合製造(IDM)模式更具有不與客戶競爭的優勢,讓臺積電繼續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