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三星吃足苦頭? 美晶片巨頭跟蘋果搶臺積電4奈米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圖/達志影像)

行動處理器大廠高通(Qualcomm)預計 2022 年底推出的5G系統晶片(SoC)驍龍 Snapdragon 895+ 行動處理將採與蘋果 A16 Bionic 相同的臺積電 4 奈米制程生產

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今年6月舉行的臺積電論壇指出,先進製程發展順利,其中4奈米制程將於今年第三季試產,比原先預期還要早一季,市場先前消息也指出,明年推出的iPhone 14系列將採用4奈米制程,至於3奈米首波產品則是由明年推出的iPad Pro採用。對於非蘋陣營外媒消息指出,高通的2022 年底推出的驍龍 Snapdragon 895+也將採用臺積電4奈米制程。

臺積電4奈米制程基於基於5奈米制程技術,裸晶面積比5奈米制程縮小6%,藉由減少光罩層與基於5奈米制程相容設計良率將可達到與5奈米制程相同水準,協助客戶更好導入產品進入市場,預計於2021年第三季開始試產,比原先預期還要早一季。

據《wccftech》報導,高通S895+將是今年底推出的Snapdragon 895超頻版,目前雖然還無法證實是採用臺積電還是三星4奈米制程,但知情人士透露,高通因爲要大規模佈局市場,因此S895+將採用臺積電4奈米制程。

高通2020年底推出的Snapdragon 888,採用三星5奈米制程,小米旗艦級5G手機小米11首發,卻在實際測試後發現出現降頻問題,甚至出現過熱情形,加上今年三星德州奧斯汀工廠遇上暴雪,導致高通在推出產品面臨困境

高通近日發表的S888+,與前一代的S888效能沒有相差多少,原因就是仍採用三星效能較差的5 奈米 LPE 製程,可能成爲高通這次轉單的關鍵。不過,這也要看臺積電4奈米制程產能是否足夠供應,只要高通失去良機,就只能採用三星4奈米制程生產,不過實際效能也要等到產品推出才能得知。

臺灣IC設計大廠聯發科與臺積電在先進製程保持密切合作,穩定供應6奈米制程成功在手機SoC市場躍居龍頭地位;高通則是在今年1月初宣佈S870 5G行動平臺,由臺積電7奈米制程,日前發表瞄準中高階市場爲主的 S778G 5G SoC 行動平臺,由臺積電6奈米制程代工生產,聯發科較勁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