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畔響起熟悉旋律 除夕夜巧遇老鄉

旅居海外華人來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不假,但獨在異鄉異客已成爲過去式。隨着中國文化的日益傳播與各國華人的代代努力,海外的春節也同樣充滿了年味兒安撫一顆顆思鄉的心。

萊茵河畔響起熟悉的旋律

楊悅

2014年是我在德國度過的第二個馬年。遙想24年前的馬年,我剛剛從大學畢業,風華正茂;12年前的馬年,我已經來德留學生活了整整10個年頭,開了自己的公司,成了家,安居樂業。逝者如斯,如今女兒都快滿11歲了。回想在德國度過的22個春節,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20年間,我們在德國過春節的模式不變中也有些小變化。在德國,當然沒有春節放假這一說,大家照常上學上班,只在晚上或週末才參加一些與春節有關的活動。

女兒不到6歲就開始上中文學校。每年春節的週六下午,中文學校都會在課後組織學生與老師、家長一起聚餐,之後還有重彩濃墨的“春節聯歡晚會”,大人孩子爭相上臺進行才藝表演,而猜字謎、拔河等喜聞樂見的傳統娛樂方式也屢見不鮮。生活在海外的家長會跟下一代娓娓道來春節的來龍去脈、風俗習慣和以往自己在家鄉與親人們一起過節時放鞭炮守歲的情形。

近年來,常常有國內大型的專業演出團隊在春節前夕來德國各地慰問演出,大家奔走相告,攜老扶幼去捧場,體會聚衆過節的樂趣;歌舞昇平其樂融融中,紓解一番思鄉之情。我喜歡各種各樣的文藝演出,故每次都和家人朋友一道,興致勃勃地去觀看,傾聽那熟悉的曲調,欣賞那曼妙舞姿。出生在德國的孩子們對口技手影雜技這類不需要語言基礎和文化背景節目情有獨鍾,樂得呵呵直笑。這類直觀而生動的節目不僅讓孩子們一目瞭然,陶醉其中,也深受德國朋友們的歡迎。

有一年,在杜塞爾多夫的舒曼音樂廳,舉辦了一場高水平的春節慰問演出,讓我至今記憶猶新。一位年輕壯實、皮膚黝黑的蒙古歌手,身着華美的蒙古長袍,在馬頭琴的伴奏下,演唱了字少腔長、高亢悠遠的蒙古長調《遙遠的草原》。這首蒙古長調的典範之作,在1955年的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由當時的“長調歌王”寶音德力格爾唱響,驚豔了世界,傾倒了包括世界級音樂家肖斯塔科維奇在內的評委,一舉奪得金牌。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曲不朽的長調牧歌,在萊茵河畔、海涅的故鄉響起。斯人已逝,音樂長存

就在這次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出中,我生平第一次聽見了神奇的呼麥。被感動的人不止我一個,熱烈的叫好聲在華人音樂會實屬罕見。這種在內蒙古草原瀕臨絕跡的詠唱技法,讓在場的觀衆大開眼界、嘖嘖稱奇。難怪有人形容這種古老而罕見的蒙古族聲樂藝術:“高如登蒼穹之巔,低如下瀚海之底,寬如於大地之邊”,實不爲過也。

演出結束後,表演長調和呼麥的兩位小夥子在大廳裡推銷他們自制的光盤,我們這些“追星族”圍上去與他們愉快地交談。他們兩位目光炯炯、靦腆而友善,能說流利漢語。雖然光盤的質量看上去不夠好,非專業出品,但惟其如此、尤惹人憐:這類音樂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得到應有的推崇。大家一是被他們的歌聲和表演深深打動了,二是爲了支持這種珍貴的民族藝術,於是狂購一番,聊表敬重之意。以後的一段時光裡,我和女兒常常週末在家裡,放一盤長調或呼麥,眯縫着眼睛,邊聽邊慢悠悠地吃新鮮麪包,看園子裡的花開花落,望天邊雲捲雲舒,覺得別有一番情調呢。

馬年在哪裡度過已不重要,中國也好,德國也罷,一顆思鄉心,天涯共此時。春節的主旋律是愛與思念,如能與你愛的、和愛你的人一起度過,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