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系神人曝「蝗災真相」…斷言只能坐等雨來! 網全跪:這比肺炎嚴重

▲若雨量減少,蝗蟲擴散速度範圍會更加驚人。(圖/美聯社

記者黃可昀綜合報導

東非最近面臨過去25年來最嚴重的蝗蟲肆虐,且範圍逐漸擴散到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大陸專家預測,蝗蟲很有可能會在6月隨着季風入侵雲南。事實上,並非所有蝗蟲都會帶來災難,落單的綠色蝗蟲並沒有毒素,但羣居黃色蝗蟲則會散發出劇毒氰化氫(HCN)」。

一名專業網友在PTT表示,他研究國外網站ResearchGate.com得出以下結論,蝗蟲分爲羣居和獨居,差別在於體內基因「CYP305M2」的不同,羣居蝗蟲在高密度環境的刺激下,這種基因會讓牠變色產生化學毒素,來警告天敵不可靠近,人類如果誤食當然也會中毒

原PO提到,臺灣歷史上也發生過嚴重蝗災,1653年到1655年遇到三次蝗蟲入侵,史書熱蘭遮城日誌》記載,「蝗蟲成災,造成全島饑荒,到處看到有人病死,像麻疹熱病公司建築在很多地方需要修復。」到了1654年,蝗蟲甚至掃光所有稻穀蔬菜,導致糧食缺乏,8000人飢餓而死。

非洲東北部連續降雨異常,沙漠蝗蟲孵化量暴增。(圖/美聯社)

如今入侵印度的蝗蟲數量達到4000億隻,如果一平方公里最多塞1億5000萬隻,「4000億換算就是2666平方公里,面積比整個北北基加起來還大。」原PO文末表示,蝗蟲唯一怕的只有雨,因爲雨水會讓牠們翅膀變重而飛不起來,「基本上人類是無法控制的,只能等雨來。」

「最後要談一下這一切的起因,乾旱。」原PO發現歷史上只要進入小冰河期以前,地球就會先發生旱災,造成雨量減少且農作物欠收,「澳洲的野火燒了四個月,開始有較多人關注地球是不是開始要進入小冰河期了」,如果小冰河期來臨,今年緬甸東南亞等地的雨量可能不多,代表着蝗蟲更能變本加厲。

網友紛紛迴應,「這個比肺炎嚴重幾十倍欸」、「蝗蟲出現在冬天,代表冷不死他們,雨量也不夠多」、「夏天才該出現的蝗蟲出現在冬天 ,怕」、「專業推,長知識了」、「看完不是怕蝗蟲,是小冰河要來惹」、「農藥沒有效,請輕毒的農藥,毒不死的活下來,很快就會繁衍出有抗藥性品種。」

►Follow網路流行風向,點我加入官方Line@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