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書摘》青天霹靂的消息

我的身體也是在我自以爲健康的時候,忽然向我「全面宣戰」。(示意圖/shutterstock)

我的身體也是在我自以爲健康的時候,忽然向我「全面宣戰」,似乎在不知不覺之間,體力就變差了,經常精神不濟,身上也常出現莫名的痠痛。

新年的第一天,我帶着肝臟中的十四.五公分腫瘤,和超過四百萬個B肝病毒,努力的活下去。

想想自己真是個自大狂:這輩子都覺得自己身體不錯,上山下海,出國遊玩,一日來回北高上電視通告,似乎從來沒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大多數上了年紀的人擔心的「三高」或是心血管疾病,我好像也沒有半點徵兆,再因爲媽媽已經八十六歲,我更堅信自己可以長命百歲(聽說壽命長短的基因,是來自母親,所以如果令堂大人長壽的話,理論上你也可以活得滿久的)。

不過斯斯有兩種,長壽也有兩種:一種是老當益壯,這個當然最理想;另一種是風燭殘年,那就真的不知道活得久是不是一種好事了?

雖然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但如果活着卻毫無精力,甚至全身病痛,那真的不知道到底該不該在這個世界上「賴」下去……

我的身體也是在我自以爲健康的時候,忽然向我「全面宣戰」,似乎在不知不覺之間,體力就變差了,經常精神不濟,身上也常出現莫名的痠痛。本來我也不以爲意,覺得只是所謂的男性更年期,畢竟我也不折不扣超過六十五歲,已經是一個「合法」的老人了。

但情況似乎不只是這樣:容易累還可以多休息,反正我的工作多半是「應召」,真的不行那少接點通告就是了。但真正困擾我的是耳鳴:耳邊好像有綿綿不絕的蟬叫聲,有時甚至會忽然提高音量,簡直就是「吵死了!」去看醫生,說是已經過了黃金治療期,叫我只能跟這個耳鳴的現象「好好相處」。

然後是嘴巴忽然莫名的冒出鹹味,從早到晚,越來越鹹,簡直就像嘴裡含着一個鹽塊——雖然要不了命,卻非常困擾,整天都有不舒服的感覺。去看醫生,而且看了幾個醫生,都說「沒聽過這樣的」,叫我只能跟這個嘴鹹的現象「好好相處」。

哇哩咧!這樣豈不是得了兩個治不好的「絕症」?拜託喔,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人類的醫學如此進步,幾乎都可以起死回生(或者不要那麼誇張的說:醫生如果不讓你死,你大概就死不了,必須得活着)了,竟然要我乖乖接受這兩個身體上的痛苦,好吧,說痛苦也許有一點誇張,那說困擾可以吧?每天二十四小時(如果兩個困擾相乘,就算四十八小時了,扣掉睡覺時間也還有三十幾個小時)讓我這樣不舒服,啊是叫我怎麼活下去?

可是這兩件事又怎麼發展成腫瘤和病毒的?這很令人好奇吧!不過別忘了我現在是病人(自白:誰管你?),體力不濟,精神有限,一天不能講太多,但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如果能夠活到明天的話,保證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就讓我們互相保重吧!

(本文摘自《最後書:苦苓的餘生日記》/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我想爲自己寫下墓誌銘:

這裡躺着一個這輩子都很開心,而且也讓很多人開心的人。

這本日記救了我。

沒想到這本日記會變成一本書,

因爲這一年以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撐多久。

400萬個B肝病毒、14.5公分的肝臟腫瘤、

以及突然而來的嚴重抑鬱症,徹底擊垮了我。

最後想到了寫日記這個辦法。

至少至少,還能寫一些意思完整的句子,證明我還有一點用。

寫日記對我是一種療愈,也是一種救贖。

我幾近絕望的對抗身體的病痛,但並未放棄救回自己潰散的心理……我這樣寫日記簡直就像是在汪洋大海的孤島上,發出一小聲微弱的吶喊而已……

我好像在海灘上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瓶中信」,也不敢期待有人前來救援,只想知道我唯一還能創造的這些文字,到底有沒有價值、有沒有意義?

這確實是我的「餘生日記」,也很可能是我的「最後書」,但大家也不用在心裡幫我舉辦告別式,我們永遠不知道命運之神會玩什麼把戲……

我想爲自己寫下墓誌銘:

這裡躺着一個這輩子都很開心,而且也讓很多人開心的人。

這本日記救了我。

沒想到這本日記會變成一本書,

因爲這一年以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撐多久。

400萬個B肝病毒、14.5公分的肝臟腫瘤、

以及突然而來的嚴重抑鬱症,徹底擊垮了我。

最後想到了寫日記這個辦法。

至少至少,還能寫一些意思完整的句子,證明我還有一點用。

寫日記對我是一種療愈,也是一種救贖。

我幾近絕望的對抗身體的病痛,但並未放棄救回自己潰散的心理……我這樣寫日記簡直就像是在汪洋大海的孤島上,發出一小聲微弱的吶喊而已……

我好像在海灘上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瓶中信」,也不敢期待有人前來救援,只想知道我唯一還能創造的這些文字,到底有沒有價值、有沒有意義?

這確實是我的「餘生日記」,也很可能是我的「最後書」,但大家也不用在心裡幫我舉辦告別式,我們永遠不知道命運之神會玩什麼把戲……

我想爲自己寫下墓誌銘:

這裡躺着一個這輩子都很開心,而且也讓很多人開心的人。

這本日記救了我。

沒想到這本日記會變成一本書,

因爲這一年以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撐多久。

400萬個B肝病毒、14.5公分的肝臟腫瘤、

以及突然而來的嚴重抑鬱症,徹底擊垮了我。

最後想到了寫日記這個辦法。

至少至少,還能寫一些意思完整的句子,證明我還有一點用。

寫日記對我是一種療愈,也是一種救贖。

我幾近絕望的對抗身體的病痛,但並未放棄救回自己潰散的心理……我這樣寫日記簡直就像是在汪洋大海的孤島上,發出一小聲微弱的吶喊而已……

我好像在海灘上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瓶中信」,也不敢期待有人前來救援,只想知道我唯一還能創造的這些文字,到底有沒有價值、有沒有意義?

這確實是我的「餘生日記」,也很可能是我的「最後書」,但大家也不用在心裡幫我舉辦告別式,我們永遠不知道命運之神會玩什麼把戲……

【作者簡介】苦苓

本名王裕仁,1955年生,祖籍熱河,宜蘭出生,新竹中學、臺大中文系畢業。

曾任中學教師、雜誌編輯、廣播電視主持人,獲《中國時報》散文獎、《聯合報》小說獎,《中外文學》現代詩獎及吳濁流文學獎,著作五十餘種,暢銷逾百萬冊。

曾任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志工,沉潛8年,驚豔於天地萬物超乎想像的各種生命形式,遂提筆書寫自然。

2011年開始,陸續出版《苦苓與瓦幸的魔法森林》、《苦苓的森林秘語》,成功開創新型態書寫,以生動詼諧的方式開啓認識自然的全新視角。2013年寫下散文《我在離離離島的日子》,深刻反思人類與自然的親密關係。2015年《請勿對號入座》,用諷刺中帶有戲謔的筆鋒,描寫各種奇人異事,2016年《短短的就夠了》精選出版,描寫人世的荒誕無稽,再掀膾炙人口的「極短篇」風潮,同年12月推出《熱愛大自然 草木禽獸性生活》,生動描寫動、植物五花八門的繁衍方式,成爲臺灣第一位「動植物兩性作家」!2017年出版《對不起,嚇到你》,讓讀者體驗背脊發涼、腸胃翻攪的苦式驚魂。2018年出版《所謂愛情,只不過是獨佔與反叛》,以短篇小說表現複雜的愛情樣貌,描述關係中情深欲重的真實人性。

2020年,開啓國學全新書系,出版《苦苓開課,原來國文超好玩》,將曾經風靡一時的苦式國文課重現於紙本;2021年,出版《煩事問莊子:苦苓的莊子讀書筆記》,用自己的生命體驗,訴說在低潮時,如何體會莊子悠遊自得、無可無不可的人生哲學。

FB請搜尋「苦苓(王裕仁)」

Podcast請收聽「苦苓巴拉巴拉」

《最後書:苦苓的餘生日記》/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