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書摘》萬年不變的經典謠言—封鎖臺灣

中國具有封鎖臺灣的能力,純粹是就技術上來說,還真的做得到。(示意圖/shutterstock)

「封鎖臺灣」也是數十年來沒有消退過的謠言,主要內容大致分爲兩方向:

1、臺灣是海島,被封鎖就會完蛋。

2、中國可以輕易封鎖臺灣。

然後就死了。

是的,就這樣,沒有任何技術討論,直接結論。

大談此類謠言者,絕大多數都是用國際關係角度切入,理由不外乎是「其他國家不會出手幫助」、「臺灣撐不了幾天」,至於怎樣封鎖,如何封鎖,大概就是出動解放軍帳面上很多的艦艇、武裝船隻,或是潛艇跑到港口施放水雷等等。

當然,有軍事概念的人來說,提到這種說法,腦中大概會想到一打以上的問題要解決,但這類說法對一般民衆而言很具有說服力。因爲謠言會流傳就是有部分的事實,這個謠言的事實大致有三項:

(1)臺灣禁不起被封鎖太久。

(2)中國的確有封鎖臺灣的能力。

(3)潛艇也的確可以施放水雷。

既然如此,好像不就代表做得到嗎?是的,「大致上」做得到,但「嚴格說」做不到。封鎖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說要封就封,必須考量的問題非常多,就算只討論國際壓力,技術上來說也是困難重重。

封鎖有種種施行上的難處

首先,這三個謠言中的事實,關鍵處同樣在「時間」與「空間」。臺灣禁不起被封鎖,但問題是「封鎖會持續多久」。討債集團要去堵人,保證要堵到就必須派越多人,用越多時間監視,更何況大海茫茫,要做到封鎖需要持續多久,解放軍有此資源嗎?

中國具有封鎖臺灣的能力,純粹是就技術上來說,還真的做得到,但就實務上的運作可是完全做不到。大家一定覺得這到底在講什麼有字天書,完全看不懂,很合理,多數研究軍事者也都沒講清楚,或是不知道怎樣解釋。

在此就先不提臺灣被封鎖幾天會出事,軍需跟民生用品的自產能力等等在封鎖後會出現的狀況,因爲講下去恐怕更多封鎖教徒會崩潰,以下就只談會怎樣封鎖。

簡單說,就是「封鎖」的具體措施要怎樣去施行。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臺灣是海島,封鎖一定得用海空軍,所以假設今天有一艘「不明船隻」出現在雷達上數十公里外,若你是解放軍奉令執行封鎖的軍艦,會怎麼做?

A、發訊息友善詢問,若回答爲非臺灣籍商船,就打聲招呼放它過。

B、開啓嘴砲模式,堅持盤問對方到底目的地是不是臺灣,若是的話把它罵走,不准它前進。

C、不管三七二十一,有船出現在這裡,就發射飛彈擊沉。

問題在哪?大海很廣闊,僅能依靠雷達確定這艘船出現,再用其他辦法確認這艘商船是不是依航線去臺灣。就當作會進入這片海域的都是要去臺灣好了,要怎樣阻止這艘船?不要以爲開船過去追它會很有效喔,想想看距離如果五十浬,軍艦速度比商船快十浬,那最少也要五小時纔會追上。

那換個方式,若不聽話停船檢查,就能夠直接發射飛彈擊沉嗎?就先假設這是成立的好了,那麼東北亞國家的船隻需要行駛臺灣海域的航道,每天會有幾艘船要通過呢?我們就假設日本有一百艘,然後你是解放軍軍官,要怎樣確定這一百艘商船中,哪一艘將是載滿臺灣需要的物資,目標是臺灣港口的呢?而實際上每天通過臺海周邊的貨船多的話會有上千艘。

換句話說,若要派人登船檢查,就先當日本人很乖,都願意讓解放軍上商船盤查好了,那麼一艘萬噸商船,要徹底檢查需要多少人力?每天一百艘,需要多少解放軍的軍艦或是武裝船隻,花費多少時間去檢查?若把會通過的其他國家都算進去,中國海軍加上岸巡的數量翻倍都不夠。

也就是說,要封鎖就只有勒令船隻轉向不然就擊沉這個選擇。上船押人或是把船開走,都需要更多人力,把船開回自家港口就會跟海盜沒兩樣,實務上也沒那麼多人跟港位可以執行,真做下去問題會更多。

(本文摘自《阿共打來怎麼辦》/大塊文化)

【內容簡介】你所知道的軍事情報大都是謠言

重新建立對臺海軍事現況的認知

軍事謠言是造成臺灣失敗主義的溫牀

臺灣大選之前,必會出現軍事謠言大量散佈。

以往都是少部分的中國網民,配合臺灣統派譏諷貶低臺灣國軍,散播吹捧解放軍實力的農場文。但在二〇二〇年總統大選,此趨勢已擴張到一般民衆,透過LINE、Facebook等封閉羣組的特性,中國加強資訊戰的力道,力求讓臺灣民衆普遍相信,中國解放軍的實力不僅可以三兩下打敗臺灣,更可以超英趕美,不出數年就可成爲新霸權。也就是要臺灣人早點認清現實,快快投降。

但仔細想一想,這類謠言的目的是什麼?

謠言是動搖對手民心的武器,是在沒有把握、無法有效直接進擊時,靠謠言來動搖對手的信心,創造打擊的有利條件,甚至想以恐嚇的方式讓臺灣乖乖就範。因此,謠言所代表的是造謠的一方沒有必勝的把握,試圖透過謠言創造對其有利的情勢。

建立基礎軍事常識,培養全民認知戰力

然而,這些謠言之所以能歷久不衰,代表的是臺灣人對軍事常識的認知不足。更頭痛的是,政治上藍綠對抗的結果,讓雙方支持者對於理應客觀面對的軍事議題,採取政治立場優先的態度。錯誤的認知,在心戰的層面來說對臺灣當然是不利的,更糟糕的是,會影響到我們對國防建軍需求的判斷,產生不切實際的看法。不管是認爲解放軍無敵,臺灣怎麼做都沒差,不如放棄軍備,還是反過來覺得臺灣必勝,所以武器亂買也沒差,這兩種想法都會危害到國家安全。

要建立對臺海狀況合理的判斷,就需要先釐清謠言。本書先針對近三十年來常見的軍事謠言加以解析、破除,讓讀者瞭解各種謠傳的攻臺傳聞,若不是成功機率極低,就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多方配合,絕非所向披靡的神兵利器。透過破除謠言來建立較完整的軍事觀念,認識解放軍爲了提高勝算會使用的戰術,合理的範圍會到哪裡,以及臺灣所擁有的防禦力量。接着再解釋中國想要侵略臺灣會使用的方案,以及過程會面對什麼樣的挑戰。書中也討論在非軍事作戰外,中國一直在對臺灣採取哪些沒有煙硝的侵略手段。

從臺海情勢到地緣戰略,大方向解析局勢

除了以戰略觀點分析局勢,更從民衆的角度來看日常面對的中國攻勢,書中也包含了臺灣人最關心的議題:如果戰爭爆發,生活會變成怎樣。最後,用較寬廣的視野看國際戰略,介紹臺灣及周邊國家,以各國的利益與立場會怎樣規畫長期戰略。從這樣的觀點來看,會發現許多謠言完全與各國的戰略衝突。本書同時也以解放軍的角度來分析,建軍的目的究竟劍指何方。臺灣人處在相對弱小的位置,常看貶自己、被謠言蠱惑,忘了中國也會害怕被侵略。立場對調,站在北京的角度,將會有完全不同的想法。

不過分奢望臺灣是軍事強權,畢竟我們不侵略他國,但建立足以自衛與嚇阻入侵者的防衛力量,首先要國民擁有基本且實際的軍事認知。要能夠客觀理性評估我方與敵方的優缺點,纔可以在鋪天蓋地的謠言恫嚇認知作戰下,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全民具備該有的正確認知戰力,臺灣也才得以在面對複雜的世界局勢時走穩自己的路途。

「中國的未來目標是積極的擴張,以成爲世紀霸權,制定世界新秩序。臺灣一旦被拿下,變成中國的軍事基地,下一步就是指向東亞全體與西太平洋,到時臺灣真正的戰禍纔要開始。

「那麼,不顧一切發動戰爭攻下臺灣,真的是中國統戰臺灣的唯一目標嗎?其實,透過買辦跟被收買的內應來買下臺灣,永遠比打下臺灣划算。」

——〈結語〉

「要先知道合理的手段,纔會曉得該怎樣因應,不然老是用臺灣必敗的角度,去預設中國所有的武器與戰術都必定成功,這叫作失敗主義。讓臺灣人落入失敗主義,覺得做什麼都沒用,這樣中國就可以用最節省的方式攻下臺灣,這纔是這些謠言想要達到的目的。」

——〈謠言就是要讓人變成失敗主義者〉

「偏保守與右派的,最容易被陰謀論以及刻板印象吸引,使其走向極端化,滲透進去非常花時間,但若成功則會有堅定的支持者。自由與左派,則最容易被看似理想的言論所吸引,輕易相信證據力薄弱的個人說法,要滲透非常的簡單,只是成功後的堅定支持者少且分散。俄羅斯以此方法拿去對付烏克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效果相當卓着,就目前所知,用反戰、和平當作口號,透過接近共產主義的進步派,最容易裂解民主國家,只要讓進步分子做永續抗爭就可以。」

——〈資訊戰〉

「各國的戰略構想,最重要的是『既有架構』,若在既有秩序下是得利者,就沒有破壞秩序的誘因。要改變原有的架構,挑戰者就得要提出更佳的條件,至少在整個西太平洋到印度洋間,中國都是挑戰者,而非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當然有權力挑戰這個架構,但沒道理別人就一定要買單,尤其是受惠於原有體制的國家。」

——〈各國戰略總結〉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 王立

部落格與臉書粉專「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理科人出身的教書匠,以天橋下說書人自居。研究古典戰略爲主的相關學說,戰史、武器、系統沿革,與社會制度變化影響。從二〇〇七年開個人部落格後,以每週最少一篇三千字的自我要求,定期更新部落格至今多年,八百多篇文章從書刊介紹到各種理論簡介,希望能把社會人文科學轉化成科普等級,中學生都可讀的文章,持續進行一個人的作戰。

二〇一六年開辦臉書粉專,除了定期文章外,也在方格子開辦系列專欄,協助普及性的觀念推行。近年主要進行軍事常識普及化的任務,旨在破除中國資訊戰滲透,對臺灣民衆觀念誤導的更正。

王立第二戰研所:

https://www.facebook.com/eoiss.blog

https://vocus.cc/eoiss/

https://medium.com/@eoiss

沈伯洋 (協助撰寫第三部)

臺大法律系畢業,美國賓州大學碩士與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博士。學術領域關注刑法、法律社會學、刑事政策及白領犯罪的課題,近年主力研究資訊戰與假新聞。目前是臺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臺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阿共打來怎麼辦》/大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