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蹺蹺板現身陸府植深館 木構建築再掀風潮

長443公分巨無霸蹺蹺板,由木構達人陳建同以國產柳杉爲主要材料,搭配3種不同類型木構工法五金組裝而成。(盧金足攝)

哇!簡直像一條船!臺中市出現一座長達近五公尺的巨無霸蹺蹺板,木構達人陳建同以國產柳杉爲主要材料,搭配3種不同類型木構工法與五金組裝而成,將在「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後移展至周邊學校作爲寓教於樂的教具,讓學童瞭解組裝過程不同構法,及木構造在不同場合的運用方式,開啓對木構城市的想像。

木構建築溫潤手作感,與環境永續的營建技術,再掀起「木構建築」的風潮陸府植深館舉辦「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歷經一年多的時間,籌備策展,其中多件國內外超過50公尺的木構建築,彙集全臺經典木構建築,化身如一座木構建築博物館

在陸府植深館登場的「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歷經一年多的時間,籌備策展。(盧金足攝)

國內外木構建築傑出案例,在陸府植深館全方位開展,有如走一趟木構造的建築之旅。(盧金足攝)

「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出六件日本與美國的木構造建築,包括有高達25層樓的木構住宅大樓,及一棟能自行發電、集水,250年不用繳水電費的商辦大樓,其中,嘉義美術館爲歷史建築以新式木構翻新再造,躋身嘉義市文化地標之一。

team Timberize與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臺灣科技大學共同主辦「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以國外已建成、或在興建中的大型木構造建築爲示範,展示全球木構造技術與趨勢。

team Timberize與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嘉義市文化局、臺灣科技大學共同主辦「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盧金足攝)

「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彙集全臺經典木構建築,化身一座木構建築博物館。(盧金足攝)

此外,並邀集國內五組建築師,以臺灣現有的建築物爲原型,採木構造設計模擬實驗提案,讓民衆看到資源永續、環境氣候、與城市景觀在木構城市中有何轉變。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長期秉持對環境關懷的理念,從藝術、文化、建築、音樂等各個範疇切入生態、生命、生活的探討議題。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表示,木構元素在陸府植深館或陸府建築中時常可見,本次展覽主題「大於50公尺的木構建築展」,也像是一堂給建築業的啓發引導課程,在鋼筋混凝土爲主的結構中,提供另個利他、利己的選項。

展覽策展人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蔡孟廷方尹萍聯手合作,位在陸府植深館的展場空間設計由方尹萍設計,視覺平面爲設計師林銀玲操刀,陳柏穎主導森林展區插畫,展架皆由與木製研的陳建同施作、安裝。

室內空間配合戶外庭園窗景,設計出拱窗形式的展版,讓窗外綠意與光透進來,在展場充滿自然的氣息。

位在臺中市公益路上的陸府植深館,綠意盎然的庭院,特別設計一座木構教具,陳建同運用國產柳杉,搭配不同類型的木構工法與五金組裝而成,展覽結束後,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將該木構教具移展至周邊學校作爲教學啓發用,開啓學童對木構城市的想像。

木構建築不同於水泥叢林,原木不只耐人尋味,猶如樹木的年輪,述說很多生命故事,臺中市經典的木構建築,包括綠川河道旁的書香橋,利用木構與筒狀椼架結合成結構系統

,創造特殊的空間體驗。

還有全臺唯一的木構大樓-臺灣森科總部,5層樓高的建築每一層樓的面積都不一樣,愈高樓愈往外突出,像是倒過來的樓梯,還被當地居民稱爲「怪怪屋」。

全臺各地的木構建築積極發展,包括嘉義市立美術館、桃園侖坪文化地景園區木棚池上火車站等木構建築傑出案例,在陸府植深館全方位開展,有如走一趟木構造的建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