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國競爭,美2022財年國防預算申請加大高新裝備研發投入

近日,拜登政府國會提交了任上首份財年國防預算案總額高達7529億美元。雖然預算案要在國會通過並經總統拜登簽署後才能成爲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但其基本特點已經顯示出來。

橫向看差異,縱向看趨勢。美國年度軍費開支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佔全球軍費開支總額的40%左右,超過居於其後的十幾個國家財年軍費預算的總和。在拜登政府提出的2022財年7529億美元國防預算中,國防部預算(含海外應急作戰行動預算)7150億美元,其中基礎性開支6653億美元,能源部等機構預算379億美元(其中能源部277億美元)。預算總額比2021財年的7405億美元增長1.6%。其中,海外應急作戰行動預算總額497億美元,比上個財年減少271億美元。而“基礎性開支”項目是最近六年來最高的,比上一財年增加5.8%。

由此可見,拜登政府2022財年國防預算的結構調整方向是減少海外干預及應急軍事行動,加大創新研發力度,促進美軍轉型戰鬥力提升。這既是美國近年來從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等中東地區撤軍,聚焦“大國競爭”軍事準備的繼續,也是未來美國國防戰略和軍費支出的主要方向。

4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在印太司令部新司令約翰·阿奎利諾上將的就職典禮上表示:“我們下一場戰爭的方式將與以往非常不同,我們必須朝着捍衛國家安全的新願景邁進。”拜登政府的2022財年國防預算案,體現出美軍正在淘汰老舊裝備優化裝備結構、全力研發高新技術及裝備、優化人員結構等特點,顯示美軍正在利用戰爭間隙期,推動軍隊建設轉型、戰鬥力升級,努力擴大優勢,確保霸權地位。

美軍在新財年淘汰的裝備包括空軍的42架A-10攻擊機、48架F-15C/D和47架F-16戰機、4架E-8“聯合星”預警機和20架RQ-4“全球鷹”無人機,以及海軍兩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和4艘瀕海戰鬥艦。由於本財年美國海軍僅有1艘驅逐艦,空軍只有35架F-35入列,上述裝備的退役將使美軍水面艦艇部隊和美軍空軍機隊規模均有縮減。

與此同時,新的財年雖然美軍武器採購總量和現役部隊規模有所下降,但精確彈藥採購量卻在明顯增加。在常規彈藥採購量從上個財年的50億美元銳減至39億美元的同時,增加採購的精確彈藥包括:可打擊機動目標的空地精準炸彈、聯合空對地遠程防區外發射導彈、遠程空艦導彈和陸基遠程精確導彈等。

必須看到,美軍即將淘汰的裝備同世界其他國家的武器裝備相比,仍然具有很大優勢。例如,美國20世紀50年代末研製的F-4“鬼怪”式戰機屬於第二代戰機,美軍早已全部淘汰,但伊朗在親美的巴列維國王時代從美國購得,至今仍在使用。由於F-22、F-35等第五代戰機已是美軍主戰機種,美軍第六代戰機正在緊鑼密鼓地研製,其第四代戰機已經進入淘汰程序。

拜登政府2022財年國防部預算中的研究、發展、試驗與鑑定經費高達1120億美元,比2021財年增長5.1%。其主要投向包括微電子高超音速導彈、人工智能網絡空間能力和5G網絡等。其中,投入高超音速武器的38億美元,將用於部署美國陸軍第二個遠程高超音速武器連隊,該連隊計劃在2025年成軍;海軍的DDG1000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將增加高超音速導彈發射能力;空軍採購的AGM-183A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飛行速度達到20馬赫。這樣一來,美國陸、海、空三軍都將具備高超音速遠程精確打擊能力。

與此同時,拜登政府2022財年國防預算案中能源部部分的277億美元將用於核投送能力現代化,主要包括B-21戰略轟炸機、“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下一代空射戰略巡航導彈和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發工作。

人員構成方面,新的財年預算要求將美軍現役和預備役部隊的總員額從2021財年的215.0375萬人減至214.59萬人,減少4475人。但是,太空軍員額逆勢增長,從2021財年的6434人擴大到8400人,增加1966人,這反映出美軍對太空軍的高度重視,此舉也是從整體上優化美軍的人員結構。

拜登政府的第一個財年即在上屆政府軍費高企的基礎上繼續增加,有被特朗普政策綁架的因素,也有其主動追隨的原因。一方面,已經被特朗普政府炒熱了的“印太戰略”難以逆轉,拜登政府只能蕭規曹隨;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和社會已經深受“中國威脅論毒害,被中國趕超的焦慮,以及美國社會內部因種族矛盾、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滑等造成的社會亂象,使得拜登政府需要繼續用中國話題轉移矛盾、安撫民心、緩解焦慮。

然而,即使拜登政府努力加大國防投入,仍然受到國會共和黨方面的嚴厲批評。共和黨議員、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高級成員吉姆·英霍夫認爲:“拜登政府的國防預算要求是完全不夠的。這份預算案遠遠不夠給我們的軍人提供他們需要的資源、設備和訓練。”共和黨衆議員邁克·羅傑斯更是指責拜登“謊報軍費”:“稱這一預算申請是軍費增加是不誠實的,因爲它的漲幅甚至趕不上通脹,相對於3%-5%的通脹,這實際上是一個軍費削減的預算案。”

由此可見,美國能夠提供的國防預算與它惡性膨脹的霸權目標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擺脫這種困境的出路,是放棄冷戰思維與對抗思路,走大國合作與互利共贏之路。否則投入再多的資源,即使更大力度減少民生福利增大軍費開支,也無法確保美國的絕對優勢與安全。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

吳敏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7月08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