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許永欽:AI金融科技發展 道德教育最重要

「AI金融科技協會」7日正式成立,金管會政務主委許永欽(中)應邀出席。(記者林資傑攝)

「AI金融科技協會」今(7)日正式成立,金管會政務副主委許永欽致詞時認爲,「數據」和「人」是AI技術應用發展存在的2大主要挑戰,無論學校教育金融業者發展AI或金融科技應用,最重要的是金融道德的教育,要深植負責任創新精神,才能增進社會大衆福祉

許永欽指出,AI研究及專利申請成長迅速,AI人才成爲就業市場當紅炸子雞。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去年初發布報告指出,AI應用領域運輸(自駕車)、通信和醫療佔比最高,金融專利數量佔比雖不高,但年成長率卻達28%、發展相當蓬勃

而銀行和金融類在AI技術的使用上,已深入到各業務流程的各環節,以機器學習的專利數量最多,貸款審覈、資產管理到風險評估等皆有相關應用。機器人理財自動交易系統、詐欺檢測系統、金融客戶服務聊天機器人和語音助理,也取代大量金融從業人員工作機會。

許永欽認爲,AI從醫療到金融等各個不同領域,都帶來可能的解決方案。其中,AI技術應用最廣、影響最深遠的當屬機器學習技術,因涉及數據取得和演算法,可能衍生出相關風險和問題。觀察後認爲,將有「數據」和「人」2大主要挑戰。

許永欽指出,數據爲AI重要能源資料品質不佳、不完整都會造成分析結果出問題,個資的蒐集和運用,也存在道德、法律方面問題。而大數據應用看似客觀的歷史資料分析,但也可能反映出長期存在的普遍偏見或岐視,這些隱藏缺陷可能使金融消費者權益受侵害。

其次,許永欽表示,AI設計的服務不會有人文特徵,只能依照設計者所寫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去執行。但程式設計者或管理人員也會遭遇各種人爲偏差,如何識別是AI演算法設計不良,還是人爲操控共謀問題,責任追究與判別變得更困難。

此外,機器並無道德感無法分辨對錯,設計鼓勵民衆借貸的AI演算法,符合金融機構商業利益,但過度借貸消費最後無力償還,將有損消費者權益、且帶來嚴重社會問題,如何在第一時間發現並矯正錯的程式設計邏輯、讓演算法更透明,需有套可操作和驗證的機制

許永欽指出,爲減輕發展AI技術帶來的風險與衝擊,OECD去年發佈「AI原則」,亦強調以人爲本的發展理念及敏捷靈活的治理方法,並提出5項AI發展原則。科技部去年也發佈「AI科研發展指引」,強調以人爲本、永續發展及多元包容爲3大核心價值。

許永欽認爲,無論學校教育或金融業者發展AI或金融科技應用,最重要的是金融道德的教育,深植負責任創新精神,除了金融功能的研發,更要以促進永續發展、實現普惠金融、確保社會公平正義爲依歸,才能增進社會大衆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