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政壇精英的孩子都上什麼中學

最近,“宋要武”(真名宋彬彬)當衆爲上世紀60年代的瘋狂事情懺悔,並表示道歉。

宋彬彬是元老宋任窮之女。據媒體報道,包括宋彬彬在內的一批如今中國社會精英人士對那個時代的反思,直接來自於陳小魯陳毅之子)去年10月的“wenge道歉”舉動。

陳小魯是北京八中的老三屆(1966、1967、1968 年的初中、高中畢業生同學會會長。他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女子中學(師大女附中)、北京四中、八中、師大一附中和清華附中等一批校友們的跟隨。

上述這些響噹噹的中學當年正是領導人、社會精英子女聚集之地。從這些中學走出來的學生,如今也都成爲中國社會的棟樑、政經名人,甚至包括國家領導人。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它們那些塵封已久的故事吧。

1、 北京101中學

就讀名人:習近平、曾慶紅(前國家副主席)、李鐵映(前人大副委員長)、劉鶴(中財辦主任)、劉允若劉少奇兒子)、毛遠新(毛澤東侄子)等

學校故事:北京101中學始建於1946年3月20日,是中國共產黨於革命老區創建並遷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學,作爲高級幹部子弟、烈士孤兒學校,後經周恩來批准在圓明園遺址修建校舍並定名爲北京市101中學。

該校足球風氣很濃,當時習近平是該校匯文足球隊的隊員,曾和101中學校隊朱德孫子和四中校隊姬鵬飛的兒子交手。

許多人以爲101中學也是按照序號命名的,其實背後有更深刻的意涵,這也和中國現代著名文學家郭沫若有些淵源。據101中學校長郭涵解釋,101中學前身是在張家口,1949年才進入北京,1951年正式遷至圓明園校區,1955年學校正式定名爲北京101中學。

當時是由郭沫若親筆題寫校名,且用的是漢字的“零”,郭沫若解釋其含意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就是100分不滿足,要得101分,而這句話從此成了101中學的校訓

北京101中學位於圓明園遺址南側,佔地20萬平方米,坐擁一片原屬圓明園遺址的湖光綠蔭,被譽爲全中國最美麗的中學之一;而頗具深意的校名,也被封爲“最有內涵的校名”。

2、 北京四中

就讀名人:俞正聲馬凱國務院總理)、陳元(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行長)、孔丹(原光大集團總經理和中信集團董事長)、秦曉(原招商集團董事長)、 凌青(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聯合國大使)等政經名人,還有陳景潤等一大批學術專家。(當然,還有那誰誰誰、誰誰誰你可以搜搜下)

學校故事:北京四中是在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六月由當時順天府出資籌建的,當時名爲順天中學堂。辛亥革命後1912年,北京四中由京師學務局管轄,改名爲京師公立第四中學。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爲現名。

北京四中是新中國建立後很少見到的男校。以畢業生的資質論,它對當代中國的影響絕不亞於任何一所大學。詩人北島(趙振開)寫過北京四中的回憶。同是四中畢業生的還有導演陳凱歌、足球名嘴張路。中國第一文化奇人鍾阿城也是四中的學生。

不過文化人是四中出身的支流。

四中主流兩大特點:

一是在校時的高幹子弟。孔丹說:“那時,劉少奇的孩子林彪的孩子,陳雲的孩子,陳毅的孩子,賀龍的孩子,徐向前的孩子,彭真家兩兄弟,薄一波家三兄弟,這一時期都先後在這個學校裡面上學。”部長、將軍的子弟難計其數。

二是成人後的政商巨頭。就以孔丹的圈子論,他是中信的董事長,他弟弟孔棟是國航的董事長,秦曉是招商局的董事長,陳元是政協副主席,馬凱是現任國務院副總理,俞正聲則是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協主席。馬凱曾是四中的學生,後留校成爲四中最年輕的教師。

孔丹在北京四中就讀6年,1966年畢業。在初中時和陳小魯一個班,高中和薄熙永一個班。孔丹是高三(5)班的團支部書記,李三友是高三(1)班,秦曉是高三(4)班的。

孔丹說,北京四中崇尚勤奮,推崇自主自學;另一個校風是崇尚儉僕,不是一個幹部子弟飛揚跋扈的地方。

3、北京六中

就讀名人:劉淇北京市委書記)、胡啓立(原人大副委員長)、李蒙(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閻崇年(歷史學家)、侯耀文(著名相聲藝術家)等。

學校故事:北京市第六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望較高的老校。她的前身是1923年創立的私立華北中學,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先驅、時任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爲學校的首任校長。

1937年,“七七”事變,北平淪陷。1940年,當局改“私立華北中學”爲“市立第六中學”,只收男生,從此成爲“男六中”。男六中是北平非常有名望的學校,老師們知識淵博、經驗豐富,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六中每年都有較多學生考入北大、清華等著名大學。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六中逐步發展成爲一所新型學校。1961年9月,根據教育部“選定一批重點學校作爲提高教育質量骨幹校”的精神,北京市教育局對原重點學校做了調整,北京六中仍位列市重點校行列。

1964年,康生直接插手,確定六中爲“四清”運動中全國唯一的一所中學試點單位,被扣上“天安門旁的白色據點”等罪名,隨之而來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更使六中蒙受了巨大災難。1968年,六中開始招收女生。

據悉,任弼時的兒子任遠遠、朱德的孫子朱春園、董必武的兒子董良翮以及康生、朱理治羅舜初馮仲雲、王家楊等的孩子都先後在此學習。

1999年,六中與原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學合併,組建北京市長安中學,六中校名不復存在。隨後,長安中學又併入了一六一中學,原六中校址現爲一六一中學的一處初中部。

目前,北京從一中到十中,唯獨缺少六中。此前,西城區政府決定把六中從現在的一六一中學裡剝離出來,恢復建校。(本文來源:識局網

相關新聞:

領導人及八大元帥子孫後代境遇對比(組圖)

十大元帥指的是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十位軍事家。他們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國家領導人及八大元帥子孫後代的境遇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