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南海內波面紗 中山團隊登《Nature》頂尖期刊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王玉懷(右一)及其團隊。(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王玉懷團隊與國際合作,共同發表「南海內波的源與匯」,刊登在最新一期《Nature》期刊研究探討內波產生機制傳播過程能量消散等,成果有助於海洋熱傳播、碳循環全球暖化、潛航安全、生態系統等相關研究。

研究指出,南海有全世界最大內波,起源於臺灣南部呂宋海峽,因潮流海底山脊作用產生擾動,形成水下波動此內潮向西沿着溫躍層傳入南海,因海水密度環境及非線性作用,波形逐漸變陡,演化成孤立內波。

南海內波波紋南北延伸長度可長達200公里以上,東西向寬度約1公里,水下波動高度達150至200公尺,這個自然現象週期性的從呂宋海峽產生,有一半變成內波,傳遍整個北南海,這是南海有別於全球大洋的特殊現象。

王玉懷錶示,內波在海底下傳播,雖然只在海面上看到些許波紋,海洋內部卻是巨大能量的傳播與攪動。他舉例大海茫茫,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若遇到海洋內波有可能會突然「掉深」,5至10分鐘內會被向下拉100米至200米,若不明就裡,很難採取正確措施海上鑽油平臺因內波剪力共振影響,也會產生結構性安全。

中山研究團隊表示,南海內波的垂直波動把低溫、高營養的海水舉升到次表層,促進光合作用生物繁衍,也保護珊瑚礁不受全球暖化衝擊,「墾丁南灣的珊瑚受到深海冷水的保護,而得以逃過白化浩劫」,東沙環礁附近的珊瑚因有內波冷水庇佑,而有極高覆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