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畫,於界線內超越限定

梁園飛雪圖(中國畫·局部) 袁江

梁園飛雪圖(中國畫·局部) 袁江

四景山水圖卷(中國畫·局部) 劉松年

驪山避暑圖屏(中國畫) 袁耀

明皇避暑宮圖(中國畫·局部) 郭忠恕

【學人談】

編者按

界畫是以建築爲主要描繪對象,以界尺爲工具繪製的圖畫,在中國傳統畫史中又稱爲“屋木”或“樓觀”,既是指一種繪畫的題材,同時也是指一種繪畫的技法。它最初運用於建築圖稿,後經衆多畫家藝術實踐,不斷豐富與完善其表現手法和繪畫技巧,逐漸發展成爲一個特殊的畫科

由於時代背景、創作目的的不同和審美追求的差異,界畫在表現形式和繪畫風格上又顯現出各自鮮明的時代特色和藝術風貌。

歷史上界畫的式微直至近乎失傳,與人們對它的歸類相關,也導致了界畫畫種邊緣性。據說界畫的誕生可能出於建造目的,也就是說界畫繪者初心精準,是一種工匠精神的表達和建造目的的表現。可以說,不具備匠心就不可能畫好界畫。宋元時期的界畫曾經達到按比例放大即可指導施工的程度,具有現代工程製圖的現實效用。這一點在宋代漸興的文人畫美學的主流價值中,逐漸被排斥。此後的中國繪畫歷史中,依然偶爾有巨星闖入界畫這片逐漸被冷落的荒蕪之地,如宋代初期的郭忠恕,南宋的劉松年、李嵩,元代的王振鵬,清代的袁江、袁耀父子,現代的黃秋園,他們像流星劃過夜空,留下令人難忘的佳作,美輪美奐

然而,界畫領域的冷僻倒是杜絕了“左顧右盼”的投機現象,敢於涉足於此的畫家必定是有備而來,雄心、知識、心性均不得缺席。一直以來界畫被歸於工藝美術的範疇,理由大概是和它的縝密工細有關。事實也大致如此,界畫描摹建築輪廓和造型常常使用界尺,而因界尺使用產生的直線就成爲自古以來中國傳統繪畫中異質的元素。這些直線的邊緣性是個場域概念也是個屬性概念,但匠心不等於匠氣,匠心是做事情的態度以及巧妙的心思,匠氣則是最終作品呈現出來的拘謹教條氣質。界畫在紙面塑造的是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相交合的場域,沿用了山水畫的畫法和類似工程設計製圖的畫法,但其屬性並不是工程性的,它在自然的灑脫和人工的匠氣之間遊走徘徊、權衡、控制,我以爲這是界畫最迷人的地方。

在古代美術史學界,北宋郭忠恕的界畫被列爲“神品”,蘇軾曾評價郭忠恕“尤善畫,妙于山水屋木,有求者必怒而去。意欲畫,即自爲之”。其界畫作品《明皇避暑宮圖》工整細膩、筆法自然,墨色豐富,韻律感十足。文徵明亦曾不吝褒讚道:“千榱萬桷,曲折高下,纖悉不遺。而引筆大放,設色古雅,非忠恕不能也。”此後,界畫在南宋亦流行一時,至元代時又捲土重來。郭忠恕的界畫對後世影響不可小覷,元代畫家王振鵬便深得其意,其作品《阿房宮圖》中對建築的構圖處理十分巧妙,與郭忠恕的細節處理有異曲同工之妙。清代畫家袁江、袁耀的界畫已經完全脫離了建築設計圖的功能,作品中充溢着更多的個人情感營造出一種可遊、可觀、可居的意境畫面使用了水墨加青綠的設色技法,清奇獨特。袁耀的《蓬萊仙境圖》中的亭臺樓閣體現出古代森嚴等級制度下的井然秩序,屋頂上的細節筆墨清晰,造型各異。對於蓬萊仙境的臆想,化爲珠聯璧合的山石樹木與宮闕樓臺,畫面生成了多重有趣的空間層次。

時至當代,畫家張孝友的界畫成爲中國書畫領域的一座奇峰,孤傲、獨特且難以效仿。其作品不僅將界畫的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更是開創了該畫種諸多新的觀念、境界和視覺趣味。

畫面裡的宮闕樓臺還是那些飛檐微翹、氣魄雄渾的古建築,但屋脊的鴟吻和檐下的斗拱卻精準應和了木構建築的規制。廊腰縵回,檐牙高啄的建築羣只是形似,各抱地勢,鉤心鬥角反映的是中國古代營造的環境觀和形態美學。儘管這些在張孝友的作品中都得以保留,但視角和形勢卻微妙地改變了畫面的氣質。古界畫建築表現多爲立面或軸測圖式,張孝友的作品中卻運用了透視。透視產生的形變強化了建築在畫面中的主體地位,也帶動了山水的表現方式。支撐他所繪建築圖像的不再是建築的樣式,他的圖像彷彿是內生而形成的建構,有一種傳統繪畫系統之外的力量。這種力量感不是從圖像到圖像的扁平性挪移和嫁接,而是一種隱性的知識和理性。據我所知,張孝友自踏入界畫這一傳統繪畫領域之後,便同時開始潛心研究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規則、法度和知識。他不僅對《宋式營造法式》和《清式營造法式》進行了認真學習,還考據了許多橋樑建造、船舶製造方面的文獻,因此其作品中的建築和橋樑實乃嚴謹的工程樣式,停靠或遊弋的船舶也都經歷了嚴絲合縫的考量,使得畫面中滿布可供推敲的細節。他還研究了中國古代服裝的歷史,一絲不苟地重塑着那些逝去的久遠時光。

此外,相對於傳統經典界畫的工整雋秀、空曠清透,張孝友的界畫表現出較強的繪畫性和煙火氣。這種繪畫性不僅體現在對自然山水塑造中的筆法運用上,更體現在對畫中人物的造型和情境的營造中。他的界畫作品不再重蹈歷史上界畫名作孤高清寒意境之覆轍,而是滿載世俗熱烈喧鬧的氣息。《礬樓夜市》和《南鄉舊夢圖》是這方面的代表之作,畫中商賈官人、匹夫販婦、走卒船工等三教九流躍然紙上。這些形象生動的人物依靠精妙的細節處理和情景安排組成了畫中之畫,營造出山水和人工環境中的境中之境。生活經驗和揮之不去的情感記憶源源不斷提供了創作的素材,超強的記憶力則是對畫面時空穿越的強有力支持。用張孝友自己的話說就是要從大俗入手,然後深藏若虛去繪出春風大雅的格調來。

界畫作爲一個古老的畫種,能否復興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它與當下的文化生態以及美學態度相關,應當具備一種新的姿態以體現它的活力。

(作者:蘇丹,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

船橋夜市圖(中國畫) 張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