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軟體用愛吸金! 消基會爆「9成自動續訂、5成不退款」

現代人手一機,不少人透過網路交友真愛。(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胡順惠臺北報導

消基會調查15個付費交友軟體,發現其中13個到期後都會自動使用者續訂、7個表明訂閱後不予退款、9間的公司設置國外消費者發生網路交易糾紛時經常求助無門。消基會指出,SKOUT、SayHi等交友軟體出現情色資訊,但年齡限制無嚴格審查機制,可能讓未成年人接觸到相關資訊。

消基會今日召開「緣分來了,錢包空了」記者會,公佈包含「探探」、「緣圈」、「SKOUT」、「SayHi」、「Tinder」、「Goodnight」、「Badoo」、「happn」、「Grindr」、「Bumble」、「OkCupid」、「Paktor」、「SweetRing」、「Coffee Meets Bagel」和「Pairs派愛族」等15個交友軟體調查結果

▲消基會召開「緣分來了,錢包空了」記者會。(圖/消基會提供,下同)

調查結果顯示,除了緣圈和Pair派愛族外,其他剩餘13個交友軟體均有自動訂閱情況,而單月價格從241元到2070元不等,而且其中6家包含探探、Goodnight、happen、Grindr、SweetRing和Coffee Meets Bagel購買方案頁面標示不清,需要點選「更多」纔會看到自動付訂的相關說明。

另外,如帳號遭刪除時,原先購買但未用的時數點數是否能退款?消基會發現,調查中有7家明文規定無論任何原因皆不予退款,包括SKOUT、Tinder、Badoo、happn、Bumble、OkCupid、Pairs派愛族;緣圈與SweetRing則是以「本公司無需對您和任何第三人承擔任何責任」迴應。

▲交友軟體探探中,必須經過層層點擊才能發現自動訂閱。

消基會資通訊委員會委員謝穎青表示,消基會接到網路交易糾紛投訴案件實際申訴案件逐漸增長,個別已交友軟體爲例,主要是因爲年齡層低,使用者多介於20歲上下,可能持用父母信用卡付款,若遇到欲退款卻退不了款的情形,則完全無處可求援,特別舉例大衆呼籲,消費者的自主意識徹底被剝奪。

謝穎青說,越來越多交友軟體走向販賣點數交易的方式,當使用者說點數太多要賣或要退出,此時業者會推說這是在第三方平臺點數所購買的點數,將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但消費者找上點數平臺要求退費,又說不是服務提供者貨物(點數)售出概不退換,交友軟體呈現兩個極端,年輕消費者不懂法律政府也沒有積極作爲協助,導致越來越多網路糾紛增加。

▲交友軟體中不乏謊報年齡的未成年者,左爲Goodnight、右爲探探。

「不能以業者在境外,就無計可施,從地方中央應該都可以着力。」謝穎青質疑,網路交易已經訂製應記載不得記載事項、宣佈定型化契約,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太多機關推說沒有人力可以執行訂定的規範,真是匪夷所施,消基會已經具體抓出個案,更違反中華民國法令,政府難道不能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