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ESG理念 平安如何打造綠色金融正向循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曹媛 深圳報道

ESG迎來強制披露時代,ESG不只是一個口號,更是推動企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是企業需要認真回答的考卷。

作爲綜合金融集團之一,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在這份"考卷"中表現如何?2023年,中國平安在已公開結果的國內外主流ESG評級結果中,持續保持中國及行業領先。其中MSCI ESG評爲A,爲綜合保險及經紀行業亞太第一。CDP評級爲B級,爲我國內地金融企業最高評級。

爲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外,平安深度參與中國保險行業ESG管理標準制定,助力可持續生態共建。對內,中國平安建立健全ESG內部管理體系。

截至2023年末,平安的綠色保險原保費收入達到了373億元,同比增長近49%;平安銀行綠色貸款餘額達1463億,同比增長25.7%;保險資金綠色投資規模1286億元,同比增長19%。

目前,平安已連續15年發佈可持續發展報告,將ESG要求全面融入集團運營管理工作中。

設定五年目標,ESG全面融入戰略管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發展綠色金融,是書寫金融強國五篇大文章中的重要內容。

尤其是,ESG已成爲全球範圍內重要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行動指南。但長期以來,我國尚未形成一套關於ESG的統一且全面的披露標準、評估標準。ESG概念和標準的模糊性給企業開展ESG實踐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阻礙。

在此背景下,2023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牽頭組織,中國平安完成了兩項行業ESG標準制定工作。其中,《綠色保險分類指引(2023年版)》是全球首個全面覆蓋綠色保險產品、保險資金綠色投資、保險公司綠色運營的行業自律規範;《保險機構環境、社會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是國內首個聚焦保險行業ESG信息披露框架。

統一、清晰的標準是企業開展ESG工作的"行動指南",而企業的戰略規劃和管理體系則是確保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

在戰略規劃方面,據介紹,中國平安將ESG理念全面融入集團運營管理工作,並定期開展可持續發展議題的分析與評估。平安每季度追蹤可持續發展相關核心議題的實踐情況,每半年向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每年度向董事會及其下設的戰略與投資決策委員會彙報目標進展情況,確保可持續發展各項規劃得到有效落實。

在管理體系上,中國平安的管理架構分爲四層,從上至下分別是戰略層(董事會)、管理層(集團執行委員會)、執行層(集團ESG辦公室)、實踐層(集團各成員公司等)。各層級具有各自的可持續發展職責,相互配合共同落地ESG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平安還建立了相應的績效考覈機制,將合規經營指標、風險管理指標、經濟效益指標和社會責任指標等納入績效考覈機制。其中,鄉村振興、綠色金融等可持續發展議題的關鍵績效指標表現,已納入集團高級管理層考覈方案,接受定期檢視。

目前,平安已圍繞13大可持續發展重要議題設定了五年目標。例如,保險方面,要保持可持續保險保費總體增長;銀行方面,目標是5年複合增長超10%;投資方面,將ESG納入投資決策全流程管理,增強積極股東行爲和相關披露;負責任產品方面,要實現個人客戶覆蓋度和互聯網用戶覆蓋度從65%左右穩步上升。

可持續保費逾5500億,保險產品向綠而行

韶關南華寺是中國佛教名寺之一,被稱爲"東粵第一寶剎",寺內有超過200株已建檔的古樹名木,其中部分樹齡超過500年,在全國都屬罕見。這些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和生態價值的古樹,可能會因爲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病蟲草鼠害等原因損傷損毀。

爲保護這些古樹名木,中國平安與南華寺簽訂了古樹名木保險協議,啓動"我爲古樹上保險"計劃,爲南華寺古樹提供總額超1000萬的古樹名木保護救治保險保障。2023年,中國平安在全國範圍的古樹名木保險總保額達到2億餘元,已爲8000餘棵超百年的古樹名木提供專項救治修復保障。平安還承諾在未來三年內,爲超過10000棵古樹提供專屬保險保障。

"爲古樹上保險"只是平安可持續保險業務的一個"縮影"。2023年,中國平安可持續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總額達5577億,增長2%;綠色保險原保費收入達373億,較上年增長近49%。

據悉,平安在保險產品的開發、設計和評估中不斷加深ESG因素的融合,將ESG風險管理貫穿至產品及服務設計、承保、風險減量、覈保及理賠以及再保險管理等環節。

具體來看,在產品及服務設計上,平安在將氣候變化在內的可持續發展相關因素融入保險產品的定價過程,調整預定發生率以及風險保費,確保保險產品的合理ESG風險定價;承保方面,對項目環境影響進行必要調查,如平安目前已停止新增海外煤炭和火電工程險的承保業務。

風險減量方面,平安通過可持續保險產品及服務,爲客戶提供管理ESG有關風險的信息及工具,協助客戶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實現ESG風險減量。例如,平安產險自主搭建了鷹眼系統DRS2.0及大災應急服務平臺,內含颱風、暴雨等11種災害風險地圖及18種災害預警,平均準確率超70%,實現了準確識別風險,並能夠平均提前48小時預警風險。

而在覈保及理賠方面,平安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多方面的技術優勢,提升覈保核賠服務質量和效率;再保險管理方面,平安建立了再保險管理制度,對不同類型的再保險進行合理安排,通過再保險合約轉移控制ESG風險。

在ESG因素融入保險產品後,目前以綠色保險、普惠類保險、社會類保險爲主的保險產品,共同構成了平安的可持續保險產品矩陣。

"爲古樹上保險"便是平安綠色保險的一個典型案例。而在社會普惠類保險方面,平安產險爲西藏犛牛承保也受到當地政府和羣衆的肯定。在西藏,犛牛是當地牧民家庭的"命根子",然而由於傳染性疫病和自然災害的危害,當地的牧民極易因犛牛死亡而遭受巨大損失。平安產險應用"牛臉識別""電子芯片耳標"等新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犛牛保障保險查勘成本高、理賠流程繁瑣耗時等難題。截至2023年12月末,平安產險西藏分公司在全自治區共計承保犛牛達20萬頭。

從廣東的古樹到西藏的犛牛,平安的保險業務不斷加深ESG因素的融合。

綠色信貸近1500億,平安打造負責任銀行

鋼鐵行業是典型的能源密集型行業,也是我國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從傳統碳密集向低排放轉型升級,這是鋼鐵業目前的主要轉型方向。近年,平安銀行爲某鋼鐵集團新材料產業基地升級改造項目提供鋼鐵超低排放綠色貸款,金額9.2億,期限8年,幫助企業在原有生產線的基礎上,淘汰原半封閉礦熱爐,改建全封閉、大型化、智能化的礦熱爐,並對餘熱、煤氣及其他次生產品進行綜合利用。

鋼鐵行業是平安銀行踐行ESG、推動綠色轉型的重點領域之一。除鋼鐵行業外,平安銀行還制定了與農業、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能源使用、礦業、石油天然氣等行業相關的投融資政策《平安銀行2023年度風險政策》,其中涵蓋了97個行業的投融資政策。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路徑至少還需要130萬億的投融資規模,包括風電光伏60萬億,高碳轉型60萬億。這部分巨大的資金需求,需要綠色金融的強有力支持。"金融機構的信貸資源和產品結構都需要按照綠色投融資的需求進行調整優化,爲綠色發展提供更多的源頭活水。"平安銀行綠色金融事業部總裁朱育強公開介紹稱。

那麼,平安銀行在如何做?據介紹,平安銀行已將ESG風險納入風險管理架構,制定並印發《對公信貸客戶ESG風險管理辦法(試行)》,通過將ESG風險管理納入相關信貸客戶授信管理流程並採取差別化風險管理措施。

具體來看,在客戶准入上,平安銀行嚴格執行環境與社會風險合規底線,對國家明令禁止、不符合環境保護規定的項目和企業實行"一票否決"。在貸前調查及授信審批上,平安銀行要求客戶經理實地調查企業生產過程是否有環境污染問題、安全生產隱患,並在官方渠道查詢環保違規信息,嚴禁環保不達標企業進入。同時,將ESG風險管理納入相關信貸客戶的貸前管理及授信審批流程,制定《對公信貸客戶ESG風險評估分類審批表》,將信貸客戶ESG風險分類劃分爲A、B、C、D四大類。

而在資金撥付方面,平安銀行將信貸客戶對ESG風險的管理狀況作爲信貸資金撥付的重要依據。平安銀行還在加強貸後管理,在《對公客戶貸投後監控管理辦法》中明確客戶風險預警指標,涵蓋ESG相關風險預警指標27項。同時,對有潛在重大ESG風險的信貸客戶(D類、C類客戶),制定並實行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密切關注國內外法律、政策、技術、市場變化對客戶經營狀況和行業發展的影響。

因此,平安銀行在信貸客戶授信業務貸前、貸中、貸後都進行了ESG風險管理,將ESG風險管理納入盡職調查、授信審批、合同管理、資金撥付、貸後管理等業務環節。

截至2023年底,中國平安在銀行業務方面,負責任銀行總額達12115億元,三年年均複合增長達35%;普惠銀行業務規模達7187億元,同比增長10%;綠色貸款餘額達1463億元,同比增長25.7%。

綠色投資超1200億,ESG投資理念深化

2023年12月,平安創贏雙碳基金出資40億,定向入股了山東高速集團旗下山高新能源公司在境內的核心集中式光伏發電平臺。這並不是平安資管在清潔能源領域的首次出資,從華能瀾滄江、二灘水電、龍灘水電、向陽風電再到長江電力定增等項目後,平安在綠色投資領域陸續佈局。

"作爲國內首家簽署PRI(負責任投資原則)的資產所有者,平安堅持踐行負責任投資理念,持續完善責任投資體系,創新ESG投資實踐,積極開展盡責管理,在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力爭打造ESG投資的中國範本。"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鄧斌強調。

截至2023年底,平安保險資金負責任投資總額達7253億元,保險資金綠色投資規模1286億,同比增長19%;ESG融入投資的管理要求已覆蓋100%保險資金投資。

那麼,平安在投資領域是如何融入ESG因素的呢?據悉,平安在基礎研究、分析和投資決策過程中融入ESG因素,覆蓋各資產類別的投資決策。

但由於ESG因素在不同公司和行業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平安還根據自身投資理念、標的特徵及實際情況制定各資產類別專有實施方法,通過ESG量化評價、專項風險評估、審慎原則、積極股東、可持續發展主題投資等負責任投資策略,多方式多渠道地推進投資流程中的ESG整合,充分管理各類投資標的的ESG風險,目前已覆蓋集團所有的資產類別。

基於此,目前平安在對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的全部資產進行識別與判斷後,在綠色、普惠、社會三個可持續發展主題進行長期的可持續主題資產配置。

例如在綠色投資領域,平安主要圍繞環保、低碳、循環利用,對能夠產生環境效益、降低環境成本與風險的企業或項目(包括並不限於提高能效、降低排放、清潔與可再生能源、環境保護及修復治理、循環經濟等)進行投資。

在普惠投資領域,平安以向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羣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爲目標,圍繞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羣、貧困人羣等特殊羣體的需求,對農業農村項目(包括但不限於現代種養業、農產品加工、農業科技創新等)、住房改造、小微企業扶持等普惠金融項目進行投資。

在社會投資領域,平安圍繞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包括但不限於養老服務、醫療與教育等)進行投資。例如,在2023年,爲響應國家重大傳統產業升級、產業鏈薄弱環節補強等重大部署,"平安-寧波梅山汽車部件項目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在已有投資基礎上,追加投資10億元,累計投資達30億,專項用於支持吉利汽車目前最先進的製造體系和生產線建設。

從參與ESG標準制定到內部ESG體制機制、管理結構的搭建,從保險、銀行再到投資版塊,中國平安將ESG要求全面融入公司運營管理工作中,其可持續發展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