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逃漏稅成整肅工具! 「只有被害人」成臺灣包庇文化

圖利行爲的檢舉制度肆虐,成了最新型的稅務恐怖。(圖/CFP)

文/陳彥雲

隨着選舉的來到,有了更多的爆料花招,檢舉與爆料,回想到以前「隔牆有耳,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的年代。走過戒嚴時期,經歷過白色恐怖,無形的枷鎖箝制你我的言論,思想與自由,知道有些禁忌不可明講,當長輩們欲言又止時,您知道意有所指

解嚴後,一切變得不同,思想開放,言論自由了,以前諱莫如深的五星旗如今可以光明正大地飄揚。如果您覺得凡事都可以攤在陽光下,那也未免太天真了,猶記得柯P當年競選時跟父母親借錢買房被課贈與稅情事。原來整肅人的方式,由身體的凌虐與強制,轉成對財產的剝奪,而稅是最方便直接且不須任何的交代與理由。

稅之可怕在於,「稅單既出,再無回頭」,哪怕是錯得太離譜,怎麼說呢?臺北商業技術學院黃士副教授,實際觀察行政法院與稅務訴訟的運作,發現稅務機關接受一個無俚頭的檢舉,沒有實質調查草率開出稅單,而行政法院即使認爲稅捐機關課錯,也不敢實質判決,依稅捐機關尚未調查清楚來處理。案子又丟回去原來的稅捐機關,另爲適法處分,這時稅捐機關將金額加加減減,再重新發單,讓納稅義務人複查、訴願、行政訴訟中來來回回,好像被捲進絞肉機般,10年、20年,都無法終結。

廖先生從海外關係企業進口商品,之後突然收到海關發出通知,說公司進口一筆30幾萬臺幣的貨物,金額疑有高價低報,所以必須再重新補稅2萬多元。金額雖然不多,但廖先生認爲經常性交易,爲何突然有此問題?所以就申請複查。提供了交易的證明書,還有往來的invoice發票匯款紀錄,同時海關也請香港光華文化中心(也就是臺灣駐香港代表處)查證所有的資料,事實都證實了申報的金額一切屬實,沒有高價低報的問題。

海關人員兩年內仍不斷找廖先生溝通,希望公司繳納稅款,原因是這件事拖了這麼久,海關花下了人力、物力,加上這個案子來自一封惡意的檢舉信,讓他們無法上報結案,轉而要求廖先生來承擔此莫名的稅款,真是不可思議!

用檢舉以遏止逃漏稅原本無可厚非,但救濟失靈烏龍稅單,儼然成了另一整肅人的工具。檢舉有獎金,是個很大的誘因,再烏龍的稅單,檢舉人亦無須任何承擔。有權無責,只有被害人沒有加害人的傳統,是臺灣特有的包庇文化,也是轉型正義一直無法落實的主因

既有的權力,不容許被挑戰,戒嚴時期如此,解嚴後延續,一種老大說了算的潛規則,橫行了許久,即使媒體一再揭露,依舊無法撼動其牢不可破的勢力與拳頭。畢竟國家太缺錢了,身爲國家的金雞母,一個可以充實國庫的重要管道,怎能不好好珍惜與巴結。一個個案是偶然,二個,三個,愈來愈多的個案,讓人不得不納悶與研究。

每次立法院質詢相關的議題,部門相關的首長總是以個案來搪塞,但每個個案都是賦稅人權受欺凌的見證,財政部不但不重視,甚至大力鼓吹這種挑撥離間唯利是圖的檢舉制度。當年臺北巿國稅局長凌忠嫄以政治大學校友身分回母校演講,現場高唱「你是我的眼」鼓勵學生當國稅局眼線(俗稱「抓耙仔」),檢舉獎金最高可領480萬。誤導學生們「向錢看」的心態可議,受到學者們極力的反對與撻伐。

經濟不景氣,不但不尋求解決之道,反而一味地殺雞取卵,搜刮人民財產,這與專制暴政有甚麼兩樣。白色恐怖的殷鑑猶未遠,如今再次任由圖利行爲的檢舉制度肆虐,原來保有整肅人的工具是鞏固權力核心的利器,如此令人着迷的東西,怎會輕言放棄。由此再看反反覆覆永遠解決不了的萬年稅單,就不再是那麼令人難以理解的事情。白色恐怖,稅務恐怖,原來是同樣的一回事。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陳彥雲,專案經理。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本報保留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