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客家知識學苑龍潭三水社區 舉辦500人「包菜包」體驗

桃園客家知識學苑舉辦「包菜包」體驗活動。(圖/客家局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桃園市客家知識學苑,繼舉辦教民衆如何「醃冬瓜」活動後,22日再度推出「包菜包」體驗活動。市長鄭文燦特地前往龍潭三水社區活動中心,與居民一起「包菜包」,參加的 500多位大小朋友,對於包菜包等粄食體驗活動,感到經驗很特別,而吃着自己完成的菜包及艾粄,更別有一番滋味

桃園市客家知識學苑2017年,共規劃二場客莊體驗活動,第一場以「醃冬瓜」爲主題,體驗早期因聯外交通不便,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發展出獨有的「日曬風乾醬缸醃漬」的文化;第二場則以「包菜包」爲體驗內容客家人以米爲主食,更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米制品,如粢粑、粄圓、米篩目、粄條(面帕粄)及紅粄等,提供年節慶典酬神謝天及款待親友所需。

客家事務局局長蔣絜安指出,客家菜包是傳統客家人拿手的節慶米食之一,作法簡便且風味十足,在苗栗地區又稱爲「豬籠粄」,因其外型與裝豬竹籠相似而得其名。客家菜包以米作外皮,內包生蘿蔔絲、爆香絞肉香菇蝦米等,完成後放在柚子葉上,藉由蒸氣蒸熟,即完成帶有淡淡香味的菜包。

另一項DIY體驗之艾粄與客家菜包最大的不同,除了外皮的顏色以外,內餡也是一大學問,菜包內餡包的是生蘿蔔絲,艾粄則以幹蘿蔔絲爲主要餡料,此外,清明時節盛產艾草,亦屬於中藥的一種,客家人相信艾草可以驅邪避兇,吃了艾粄更可以強健體魄

客家知識學苑去年共開設355班,共計9,526人次參與;而今年與各區社團文史工作團隊合作,陸續規劃了許多富含在地特色課程,目前於桃園各區已開設356班,共計1萬707人次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