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3招 分辨3千元與1萬元的羽絨被差在哪?
天氣愈來愈冷了,冬被的詢問度也愈來愈高,近幾年盛行於市場的羽絨被,價格從高到低都有,明明都註明90%都是羽絨,怎麼價差卻高達3倍?市場已經告訴我們,往往「最便宜」並非「佔便宜」,其實用3招觀察就能挑出好貨。
代理TRUSSARDI、cottimaryanne以及高端寢具D.Porthault的日比家族企畫部公關張馨方表示,羽絨其實不是鳥類羽毛的部位,而是在胸口區塊的細毛,形狀是類似蒲公英般的球狀,混合部分小羽毛便是羽絨被的材質。
市面上羽絨被產品都有標示羽絨成分的比例,建議消費者先找標籤,確認羽絨成分多寡,成分高價格也高,另外,請注意「化驗標準」,若是「美規」其標準會比較鬆散,比例誤差有可能到2成;「日規」則相對嚴謹,比例誤差會差到1%,當然也會影響價格。
▲羽絨被標籤有標註日規或美規,內部標準差很大。(圖/記者蔡惠如攝)
直接摸觸感
說到天花亂墜都沒有用,建議直接摸最準,先用雙手確認蓬鬆度,夠蓬鬆才能保暖,此外就是細部的觸摸,看看會不會摸到較硬的毛梗,這種感覺可是用被套過濾不掉的。
▲購買棉被時,直接觸摸感受才最準(圖/記者季相儒攝)
表布材質
羽絨被大部分表布有2種,一種是純棉製成,另外一種有混紡人造纖維,其實表布影響主要功能不大,只是觸感不同,加上棉被揉搓時,有人造纖維混紡的表布,「紗鳴聲」會比較大,雖很多使用者不會有感覺,但確實會影響價格,此外,表布的密度高,較不會有羽毛跑出,也是魔鬼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