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修憲之名 行拓票之實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每逢選舉,民進黨就上演魚目混珠的公投大戲實則民進黨的公投案鮮少立基於民主建構與社會公益,率多考量政黨利益與選舉勝敗。2004年總統大選時,陳水扁提出反飛彈裝置與兩岸和平架構兩項公投,即爲民進黨運用「公投綁大選」的策略,在政績不彰又陷貪瀆風暴的低迷困境中,以反中的仇恨動員,來翻轉選情打開活路,而獲得險勝

然而2008、2018的大選中,民進黨非但無法從公投中獲利,反因在野黨民間團體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造成選舉失利的因素之一。這也是2019年民進黨主導的立法院強勢通過修法,讓公投與大選脫鉤的主因。儘管如此,本會期立法院又將發動修憲,一旦成案,明年地方選舉之前又將進行修憲公投,這會不會又是一次「公投綁大選」的策略運用?引發外界的好奇。

原本綠委在過去1年已經提出3件涉及「法理臺獨」的修憲案,包括刪除「國家統一」、拚「臺灣」入憲及「剔除藏、蒙爲我國固有疆域」等,但如今若非主動撤回,就是退回程序委員會擱置。究其原由,不外下列幾點:

第一、拜登上臺後美中關係逐漸回溫,大國間合作的利益仍會超越對抗的好處,新政府就算延續前朝「制中」的戰略,在戰術上也不會沿用川普時期粗暴對乾的雙輸策略。拜登政府鼓勵臺灣與大陸進行建設性對話,就是希望兩岸避免擦槍走火,讓美國被迫捲入一場沒必要的戰爭。此時臺灣若是執意提出「法理臺獨」的修憲案,就是無端挑釁,片面改變現狀,屆時美國毫無理由介入,臺灣只能自食惡果。

第二、民進黨及其外圍組織過去提出類似「法理臺獨」的公投案,無不鎩羽而歸。2008年的「臺灣入聯合國」案,僅有35.82%的投票率,未達門檻而不過。2018年的「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儘管投票率55.89%到達門檻,但卻以100萬票的差距未獲通過。此次倘若推動「法理臺獨」的修憲公投,其政治性更高,無異與對岸進行一場主權對決的殊死戰,過了,恐怕立即招禍;沒過,「法理臺獨」的正當性也將破毀。

第三、蔡總統或許爲了尋求歷史定位,去年就職時即宣示將進行修憲,重點放在「政府體制優化」與「人民權利改革議題」,並直接挑明「18歲公民權」應優先推動。但對攸關國家認同的統獨議題,似未放入時程之中。對照民進黨立院龍頭柯建銘所言,「若涉及變更領土國號敏感性議題,民進黨不會走極端,因爲面對世界大變局,兩岸局勢多變,不能有任何挑釁。」應可理解民進黨擱置「法理臺獨」修憲案的原因,非不能爲,而是不願爲。其僞臺獨的本質,衆目昭彰,顯而易見。

說穿了,民進黨此番推動修憲公投,還是爲了選舉利益。假民主之名,行拓票之實。面對藍營「反萊豬」與「公投綁大選」兩項量能充沛的公投,仿若來勢洶洶的雙節棍,打得綠營明年地方選舉恐有崩盤之虞。爲了反制,釜底抽薪之計就是擴大選民基礎,在43件修憲案中,民進黨其實只在乎對自己絕對有利,而對藍營不利又難以反對的「18歲公民權」修憲案,如果明年8月可以順利舉行公投,年底地方選舉綠營豈不多出一支少年兵團助陣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