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可:"卷"有流氓腔 中國汽車應該"強"而不是"卷"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6月14日報道    2024年6月14-16日,以“想象”爲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將在北京國測國際會議會展中心舉行。

6月14日,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主席、軒轅之學校長世界新汽車技術合作生態協會理事長賈可發表致辭。他表示,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卷”有六種現象,捲成本、卷技術、卷資金、卷用戶、卷關係和卷輿論。

賈可表示,必須響應國家新質生產力的號召,提出中國汽車應該“強”,而不是“卷”。應該“強產品”“強質量”“強服務”“強價值”“強品牌”,尤其重要的是“強法治”“強公平”。

以下是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新汽車事業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來到主題爲“想象”的2024第十六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的現場。最近這兩年來,特別是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汽車業對於內卷一片憤怒聲討,我今天再加把火,火燒內卷,談談內卷爲什麼發生,談談中國汽車向何處去。

2014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汽集團考察時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爲一個強勁的增長點。10年過去,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讓全世界震撼的進展,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我們已經彎道超車成功,中國汽車產業已經具備了走向汽車強國的重要基礎。

先看中國品牌在國內的市場份額。2023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1459.6萬輛,同比增長24.1%,年度市場份額達到56%。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進一步上升到了59.6%。

再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增至958.7萬輛,銷量爲949.5萬輛。2024年4月,新能源汽車批發、零售滲透率已雙雙突破50%,已提前11年完成國家要求的2035年滲透率目標。

最後看海外出口。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達到200萬輛、2022年達到300萬輛,2023年更是跨越了兩個百萬級臺階,出口522.1萬輛,同比增加57.4%。2024年第一季度,汽車出口132.4萬輛,同比增長33.2%。

三組數字,三個里程碑。但是,在成功的時刻,我們更要警醒,現在問一聲,中國汽車向何處去至關重要。現在,我們又到了中國汽車發展的十字路口,走得好,我們中國汽車就會海闊天空,能夠真正躍遷到世界一流汽車陣營,走得不好,又可能前功盡棄,此時此刻,可以說,中國汽車到了最好的時候,但卻又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爲什麼這麼說?

再看兩組數字。一組是國際車企2024年第一季度的經營情況,一組是中國車企的經營情況。看完之後,大家的感受是什麼?表面上,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在突破性增長,新能源市場滲透率更是高歌猛進,我們中國車企整體經營情況越來越差。我們是不是忙了個寂寞?這個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這就要從2020年開始說起。當年,隨着特斯拉在中國國產和銷售的鮎魚效應,積蓄多年力量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呈現階梯式的走高。但是,這個過程中卻悄悄萌發了危險的種子,打破了正常的競爭秩序和行業生態。

通過新能源汽車的國家補貼政策,特別是國家對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和激勵政策,極少數車企通過內卷,來強勢打破中國汽車生態平衡,試圖一舉獲得領先地位。這種勇氣值得敬佩,但是做法不值得尊敬,而且後果非常嚴重,就是導致當下整個中國汽車產業營收和利潤嚴重下滑,同時,部分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勢地位從較長的時間維度來看也很難長久,並且從全球角度看,還帶來了對中國汽車產業的不友好氛圍。

這種內卷,直接的表現就是卷價格。雖然新能源汽車絕大部分不掙錢,但是價格卻不斷下降,倒逼傳統燃油汽車業不斷降價。去年以來,車企價格戰已經是稀鬆平常。深圳市價格認定與監測中心發文稱,2024年以來深圳新能源汽車價格普遍下跌,一般跌幅在5%—10%左右。2024年將會有150多款新車上市,其中110多款是新能源汽車,接下來的價格戰恐怕還會愈演愈烈,中國汽車的生存狀態更加堪憂。

有人會說,爲什麼你卷價格就掙不到錢,別人卷價格就能夠掙到錢?別人讓利,你爲什麼就不得不讓本?按理說,市場競爭,有能力在不降低質量甚至提高質量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把產品成本降下去,給消費者讓利,來獲得競爭優勢,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事情往往並非如此。我們在卷價格的背後,看到的是極少數車企更多的不擇手段。

1.捲成本:偷工減料,造假售假。前兩年新冠疫情期間,芯片短缺,有車企就用消費級、工規級芯片來代替車規級芯片。很多安全件也是如此。現在,這樣的風氣有沒有愈演愈烈?我想問問在座的汽車公司,你們的充電樁讓第三方安裝一個,到底給多少錢?但是就是有這樣的公司,敢用行業幾乎只有一半的價錢來給用戶安裝充電樁,那麼那些電源、電纜、接線盒、接地線,那些輔料會是什麼樣的材料?

2.卷技術:哄騙夥伴,抄襲技術。不能否認有些車企在垂直整合上有自己的技術優勢,但是同樣不能否認,有些車企在供應商辛辛苦苦做好方案開源技術後,就一腳把供應商踢開,然後自己垂直整合。這樣垂直整合的產品,有不少雖然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如供應商,但是對於這樣的廠家來說,能用就行。當然,這種車企知道海外管得嚴,供應海外的汽車,還要用原供。

3.卷資金:拖欠貨款,代幣伺候。你如果不是掌握核心技術的供應商,供貨後,到底多長時間才能拿到錢?開票之後3個月之後拿到的不是錢,甚至也不是承兌匯票,而是企業內部的代幣。你想要早點拿到錢,對不起,請再打個折扣。供應商已經被要求不斷降價,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是個盡頭?

4.卷用戶:平息事端,連蒙帶哄。毫無疑問,整體而言,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性上已經取得突飛猛進的提升,但是有些車企因爲卷價格、捲成本、卷技術,必然導致產品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如果是一般問題,那就對用戶推諉,如果着火,那就迅速反應,一方面賠一輛比原車價格高一些比如貴出三成的同品牌新車,一方面要求用戶簽署着火責任不在廠家的合同。

5.卷關係:上下騰挪,左右逢源。中國是一個關係社會、人情社會,這本來無可厚非,適可而止,都是正常。但是,某些車企爲了成爲中國汽車行業的明星企業,拿到最多最全的各類資源,用盡了各種“外交”手段,某些院士、某些專家、某些官員不僅是這類企業的座上賓,更是自己的傳聲筒,所以這種企業好事最容易遇到,壞事也最容易化解。

6.卷輿論:混淆視聽,水軍盛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但是這樣的企業精心培育了強大的水軍,他們散佈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凡是好事,都跟這樣的企業沾邊,凡是壞事,都是別人的企業所爲。但凡有誰敢說出一點這樣企業的真相,那必然被水軍圍攻。他們雖然無法提出條理清晰的論點,只要打着愛國旗號,卻可以不停發泄情緒,質疑別人的動機,顛倒黑白,誇大其詞,說啥都是對的。以上就是中國汽車產業內卷的6種表現,或者說6種怪現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說:“中國汽車工業的內卷程度全球第一,價格戰一浪高過一浪,也是舉世無雙,這種現象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如果市場化水平高,法律健全、執法嚴格、公平競爭,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壞事。”

我們是否還記得一年前,也就是2023年5月,長城汽車的驚天舉報?廣大中國車企渴望執法嚴格、公平競爭,如果這樣“卷”就會被遏制住;如果不能遏制,那麼同行就不得不跟隨。有人說我們不卷價格,我們卷技術、卷價值。我理解,他們說的是比技術,比價值,但現實往往不是這樣的,如果不能在法治經濟、公平競爭的框架下,那麼卷技術、卷價值,到最後一定會演變成上面6種內卷情況,這就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帶來巨大的災難。

這種災難表現在3個層面。

1.產品方面,外表光鮮,可靠性差,殘值率低。現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某些現象級新能源汽車產品,價格一代比一代低,質量一代比一代差。這種不以效率提升爲基礎,而是簡單地簡配或犧牲安全、質量、性能進行的降價,怎麼看都是耍流氓。新能源汽車產業應該是新質生產力,但是目前這種內卷導致新質生產力有變味的可能。

2.服務方面,體系面臨崩盤,用戶服務堪憂。中國汽車產業現在捲成本卷價格卷質量,再卷兩年,整個服務體系就要崩盤。新車價格戰嚴重侵蝕了經銷商應有的盈利,汽車經銷商的生存狀況依然艱難。一臺車賣了不掙錢,就不可能給用戶提供服務。現在很多經銷商都已經不長跑了,都改短跑了。無論經銷商倒閉,還是主機廠倒閉,都對於現有的用戶是巨大的不負責任。汽車,畢竟不是玩具,要求安全至上。

3.生態方面,全價值鏈虧損,全行業亞健康。企業沒有效益就無法生存,對稅收、就業及上下游產業將帶來不良影響。雖然強勢內卷車企或者說卷王還有利潤,但是絕大多數新能源車企處於虧損狀態,特別是純電動車企業,更是感到扭虧無望。上下游都不賺錢,中國汽車產業就將是惡性循環。曾慶洪最近在中國汽車重慶論壇表示,廣汽不反對價格戰,也不怕打價格戰,但是要有理性和有底線,不能過度。讓利可以,但讓本就有問題,不可持續。但是,有人說:“卷是一個自然規律,不要焦慮,積極擁抱才能從競爭中走出來。”  也有人說:“卷是良幣驅除劣幣的過程,卷本身意味着追求卓越,會卷出中國品牌的新高度,會卷出用戶利益的最大化,爲用戶真正創造價值。未來十年必將會有更多的中國品牌捲成世界級品牌。”我覺得他們對卷還是有誤解。

剛纔我說了內卷的6種怪象和3大災難,卷怎麼能是自然規律?卷怎麼能是良幣驅逐劣幣?恰恰相反,卷是不守規矩,卷是破壞市場秩序,卷是劣幣驅逐良幣。什麼是“卷”?我去年以來多次說過,從詞的源頭上理解,內卷是逆生長,也就是退化,它的英文是involution。我們應該進化,而不是退化,而進化是evolution。我今天在這裡說,一個真正的汽車人,就不應該用“卷”這個字眼,“卷”是貶義詞,“卷”有流氓腔,就像我們不能說“搶”得合法,“偷”得合理和“騙”得理直氣壯一樣,我們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卷”。

卷是一種裹挾,卷是一種放棄,卷是一種迷失,卷是一種倒退,卷是一種背叛。卷是一種遺忘,卷是一種無恥,因爲卷是比誰沒有底線,歸根結底是卷底線。康德說:位我上者,燦爛星光;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一旦沒有底線,就不會守規矩,就等於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現在有人呼籲要“堅持長期主義,着眼長遠發展”,“而不是眼前去‘卷’”。我不認爲這是打不過喊救命。我們不能用魔法打倒魔法。

現在,我們看到中國汽車產業的主機廠和供應鏈也都紛紛出海尋找新的商機。這是中國汽車業強大的一種表現,也是很多企業打破內卷的一種重要道路。

2023年,全球乘用車銷量8600萬輛,歐洲、美國、日本、印度、韓國大約3800萬輛,中國本土市場銷售數字一直沒有超越2017年,大約2000萬輛。前天,也就是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反補貼調查初裁,準備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這對於中國車企,幾乎是不可承受之重。聯繫到美國上個月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到100%,再除掉日韓和印度,我們的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東和北非、南美以及世界其他地方,整體市場大約是2800萬輛。如果我們能夠像日韓汽車那樣,那麼外部可供我們拿到的份額假定是四成左右,就有1100萬輛的市場在等着外面。中國汽車市場,我們假定能佔八成,1600萬輛。全部所有的市場,我們能夠得到的大約2700萬輛,如果再放寬一點,獲得歐洲一些份額,那我們最多能達到3000萬輛。

2023年,中國汽車現有產能6000萬臺,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能1346萬臺,結合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能利用率目前爲71%左右。這個新能源汽車產能應該說沒有過剩。結合各省市“十四五”規劃、在建項目及車企產能計劃測算,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總產能預計可達3661.4萬輛,接近2023年產量和銷量的4倍。

市場經濟不相信眼淚,但是,這並不是必然互相之間要拼個你死我活的。如果中國汽車能夠獲得全球3000萬輛的銷量,那麼這足夠更多中國車企活下去。如果通過內捲來爭奪,車企將會快速洗牌,市場快速集中,也就會快速產生寡頭,而且這樣的寡頭最終將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導致行業衰敗,對於作爲佔據GDP超過10%的汽車產業來說,這是不可承受之重。

而且,如果中國汽車產業國內的卷席捲到國外去,估計不會那麼容易把日韓車企打敗,根據我今年1月和5月在墨西哥和東南亞考察的結果,內卷已經開始延伸到海外,而日韓車企正在靜觀其變。我們再看看這次歐盟給中國不同車企加的不同稅率,並不是爲上汽集團鳴不平,只是覺得,歐盟調查小組花了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得出了一個三歲小孩都能猜出來的“國有企業默認獲得補貼最多”這種早已預設的結論,是不是有點可笑並且可嘆。我們在國內和業內知道的事實是,國有企業可能是在各地方政府通過各種手段“拿”到補貼最少且是最合規的。西方帶着有色眼鏡看待中國國有車企,但是中國國有車企可能是最不善於“內卷”的企業,它們的底線要比某些民企高得多。這次歐盟反補貼調查初裁或許已經表明“卷關係”已經卷到了國外。如果內卷打到國外去,未來只能讓中國汽車產業失去應有的尊重和更多的市場。

所以,博世中國總裁徐大全希望我們的主機廠到國外認真地造好車,而不是靠我們低價的成本,把中國的卷也帶到國際上去。如果說國外是一個有秩序競爭的一個市場的話,我們不要打破這個秩序,而是通過技術,通過更好的車,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前段時間,他對我談到了對於卷的擔心,擔心我們的內卷可能會把自己全球化的道路給堵死。

現在,中國汽車產業到了最好的時候,但是內卷也讓我們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們不能失去時代賦予我們的機會,我們不能浪費汽車產業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只有健康競爭才能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中國已經取得的電動汽車成果才能得到鞏固,才能受人尊重。這是李書福說的話。事實上,汽車產業的變革不只是汽車的電動化,還有智能化,在電動化的上半場,中國汽車市場上,有些車企靠着電+油、靠着極度內卷獲得了先機,但是,如果這樣的內卷延續下去,沒有等智能化真正開花結果,劣幣驅逐良幣導致的結果可能將導致市場實現一種令人難堪的規模集中。

這個時候,我們必須響應國家新質生產力的號召,提出中國汽車我們應該“強”,而不是“卷”。我們應該“強產品”“強質量”“強服務”“強價值”“強品牌”,尤其重要的是“強法治”“強公平”。

說到“強公平”,這裡有必要提到曾慶洪董事長所提到的“油電同權”概念。中國新能源汽車從2023年開始,純電動車的零售量漸顯疲態,2024年純電動車滲透率不增反降,而插混合增程增速上升。他認爲, 2030年汽車市場將形成“433”的結構:40% 插混、30% 純電、30% 燃油車。未來,多種驅動路線將長期共存。當純電汽車佔比達到50%時,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研究一下“油電同權”。

我認爲,或許從現在開始國家政策已經可以考慮對某些插混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一樣對待了。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調侃說,天天呼籲禁止燃油車,結果自己造個插電車,油箱比燃油車還大。確實,當一款新能源汽車的油箱比同級別的純燃油車油箱還大的時候,而其虧電油耗和純燃油車油耗差不多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下,是否必須因爲插混帶了10度電,就不僅給它補貼2萬多塊,還可以享受購置稅減免?

我們必須回到我們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初心上來,必須回到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軌道上來,是時候撥亂反正了。新汽車是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我們在這個方向上暫時取得了領先地位,但這種領先依然是脆弱的,新能源汽車整體上不能盈利,而且車畢竟還是車,這真的不是換道超車,而還仍然是彎道超車,彎道容易超車,但是彎道也容易翻車,我們還遠遠沒有到一勞永逸的時候,競爭對手有更多的經濟實力和騰挪空間。

2023年8月,我寫了《什麼纔是中國汽車在一起的正確姿勢》;2024年4月,我又寫了《誰在給中國汽車下毒》。我這兩篇文章,可以說都是爲了中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有序競爭的肺腑之言。今天這個演講就是這兩篇文章的繼續。我再強調一遍,中國汽車應該“強”,而不是“卷”。我們應該“強產品”“強質量”“強服務”“強價值”“強品牌”“強法治”“強公平”。

回到今年第十六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的主題——想象。現實世界中,每個問題的解決都始於想象力,而許多問題之所以發生,也是因爲超乎想象,或者說源於我們想象力的失敗。缺乏想象力已經成爲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環顧當下世界,中國新汽車要想真正站穩腳跟,想要更上層樓,需要進行一次真正的大反思,需要一場想象力的狂歡。想象不是迴避現實,躺平是迴避現實,想象是超越現實,超越內卷,直面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