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豚屋「7分鐘出餐」逆勢連展2間店!每日單店來客1200人 日總部驚
臺灣疫情從1月底爆發至今已經超過半年,許多餐廳都受到衝擊,但臺隆集團旗下的「吉豚屋」不但在5月及8月分別開出信義旗艦店、石牌店,整體業績還創下3年來高點,來客成長一成,接下來還要持續展店。
▲吉豚屋在5月逆勢開出第一家邊街店「信義旗艦店」。(圖/記者湯興漢攝)
時間拉回到1月,臺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說,他印象很深刻在1月23日看到中國大陸武漢肺炎字眼出現,他特別去查了一下,發現跟當初SARS不太一樣,由於早有事先規劃、超前部署習慣,當時就想到口罩等防疫的措施要早點做。除了臺隆手創館還多進一些口罩及消毒、殺菌等這些防疫商品。而吉豚屋也在2月開始更改原定行銷計劃,將方向轉移至外帶外送,推出外送平臺專屬菜單、外帶免費升級、服務小量訂單短程免費外送服務。
▲臺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圖/記者湯興漢攝)
吉豚屋過去服務是以店內爲主,特色就是「7分鐘出餐」,最大功臣就是吉豚屋會長髮明的「自動油炸機」,2分炸就炸好一塊豬排。但疫情爆發後的1至4月,吉豚屋人用餐人數變少,黃教漳與團隊覺得應該強化外送、外帶,畢竟吉豚屋就是主打快速、便宜、好吃,而且還研究出如何讓炸豬外送到家也能維持跟店裡吃的一樣美味。也因爲強化外送服務,雖然2、3月吉豚屋業績沒有成長,「但掉得不大」,反而外送佔了50%以上。不單強化外送,「我們還要讓外界瞭解品牌」,所以在與外送業者合作時,也會盡量宣傳吉豚屋特色。
其實,吉豚屋去年就已有制定2020年展店計劃,原先預計第一季要開一間新店,但因1月爆發疫情後不確定性過多,稍微延後備案。黃教漳說,當時看到很多餐廳撐不住而歇業,但習慣逆勢思考的他認爲還是可以趁這時候出擊,最後找到位於通化街口的店面,「如果不是疫情,店面就不會讓給我們了」。黃教漳說,「因爲疫情讓吉豚屋有更多機會」。
▲黃教漳說,吉豚屋開新店仍要徵詢日方意見,不過日方第一個反應是「你要開嗎?」(圖/記者湯興漢攝)
只是吉豚屋是跟日本合作品牌,開新店仍要徵詢日方意見,不過日方第一個反應是「你要開嗎?」「你確定要在疫情的時候?」尤其是那時日本疫情正嚴重,他們很驚訝臺灣還要再新開一家店。但在4月開始陸續看到臺灣在全球性防疫上面的成功,也讓展店計劃繼續。
在疫情緩和之後,吉豚屋信義店在5月份正式開幕,開幕初期的人潮是預估的一倍以上,黃教漳說,原本估計一天來客數約5、600位,但開幕後幾乎是天天都1200個客人上門,「這代表什麼?這代表1分鐘要服務2個客人」,當時大家都忙的不得了。
▲吉豚屋自動炸豬排機器,讓客人平均等7分鐘就能吃到豬排。(圖/記者湯興漢攝)
▲信義店是吉豚屋第一家街邊店,街邊店的特色是「客人純粹是爲了這家店而來」。(圖/記者湯興漢攝)
信義店是吉豚屋第一家街邊店,街邊店的特色是「客人純粹是爲了這家店而來」,而信義店的成功也讓吉豚屋決定再繼續開設街邊店,「所以我們接下來尋找臺北市還有什麼地方很像通化商圈」 ,而石牌商圈是鎖定的二個商圈的其中一個。
黃教漳表示,石牌商圈很特別,除了有很傳統的社區,還有榮總、大學及多所中小學校,吉豚屋在這開出第二家街邊店是一個新的嘗試,沒想到開幕後每天也吸引上位客人上門。黃教漳分析業績比預估好一倍的原因,除了這裡沒有一家好的家庭餐廳,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石牌也沒有真正來自日本的餐廳。未會吉豚屋也會再開設類似的街邊店。
▲其實吉豚屋也能做到「類遊日」,不管是氛圍、硬體、服務及餐點提供,來到吉豚屋就像來到日本用餐一樣。(圖/記者湯興漢攝)
▲吉豚屋咖哩豬排飯。(圖/記者湯興漢攝)
話題一轉,黃教漳談到最近大家都不能出國,其實吉豚屋也能做到「類遊日」,不管是氛圍、硬體、服務及餐點提供,來到吉豚屋就像來到日本用餐一樣,「吉豚屋希望大家能夠吃到日本原味」。
▲除了銷售,臺隆集團也先顧好自己同仁,口罩從一開始就有準備及發放給員工,而且年底前所需的數量已經準備好了。(圖/記者湯興漢攝)
除了銷售,臺隆集團也先顧好自己同仁,口罩從一開始就有準備及發放給員工,而且年底前所需的數量已經準備好了。「我們是服務業,面對這麼多的客人,第一優先就是把員工照顧好」,黃教漳說。同時也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和追蹤系統,並制定遠距工作及即時通訊的機制,同時評估與在家工作的員工相關的網絡技術與系統安全以及風險,也要做好災難應變的演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