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太陽能、電動車後…對中反補貼調查 歐盟再盯上風電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這些年透過政府政策與大量補貼,中國在綠能產業相關領域取得發展,甚至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建立起強勢地位,但這也引發歐美國家不滿,歐盟近期接連已對中國太陽能、電動車補貼出招,如今矛頭指向風電領域。

消息人士透露,歐盟正可慮針對中國風機制造商所獲得的國家補貼,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不公平市場優勢,發起一場系統且全面的反補貼調查,以此作爲確保市場公平競爭和維護歐洲製造商利益的重要措施,並且很有可能在10月份開始實施。

報導稱,這已不是中國風能設備在國際貿易中第一次被調查。2022年越南和澳洲等國就已對中國風機制造商展開反傾銷調查。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調查顯示,2022年中國風機設備在全球佔比近60%,而在重視綠能環保的歐盟國家市佔率也相當可觀。

業界人士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署今年9月發表的報告,歐盟計劃將碳中和的時間節點從2050年提前到2045年,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歐盟對中國的風機徵收反補貼稅,很可能導致歐盟市場的風機價格上漲,也可能會導致供應鏈的中斷和混亂,對歐盟自身在綠色能源領域的長期目標產生反作用。

報導指出,由於俄烏衝突引發的能源危機,歐盟的能源轉型正面臨壓力,而近期爆發的以巴衝突對能源領域的潛在影響也不容忽視。歐盟此前推出了REPower EU計劃,主要是爲了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建立更多依靠歐盟自身能力運轉的能源體系。但要實現目標,到2027年還需要額外2,100億歐元的投資,這對於財務吃緊的歐盟來說相當爲難。